身危非所恤,多罪累君王。
万古纲常理,一躯忠义肠。
青天掩长雾,白日下繁霜。
儿女此时泪,未知为国伤。
身危非所恤,多罪累君王。
万古纲常理,一躯忠义肠。
青天掩长雾,白日下繁霜。
儿女此时泪,未知为国伤。
这首诗《杂兴》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对忠诚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诗中“身危非所恤,多罪累君王”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危险和指责时,首先考虑的是对君王的责任而非个人安危,体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和忠诚精神。
“万古纲常理,一躯忠义肠”则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道义的重要性,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忠诚于君主、遵循道德规范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种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伦理的深刻理解。
“青天掩长雾,白日下繁霜”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坚持正确道路的艰难。青天与白日分别代表光明与希望,而长雾与繁霜则是遮蔽与寒冷的象征,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
最后,“儿女此时泪,未知为国伤”则将情感聚焦于普通人身上,通过儿女的眼泪,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这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使得主题更加贴近人民,增强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整体而言,《杂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诚、责任、道德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是一首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