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耽丘壑,居然鹿苑栖。
片云双树顶,孤月上方西。
罢酒闻清梵,探诗见旧题。
归依空品相,不省在招提。
何必耽丘壑,居然鹿苑栖。
片云双树顶,孤月上方西。
罢酒闻清梵,探诗见旧题。
归依空品相,不省在招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朱可大一同游历寺庙,夜晚在法藏精舍夜眺的情景。首句“何必耽丘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淡泊态度,随后“居然鹿苑栖”则点明了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佛寺,即鹿苑,隐喻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的几句“片云双树顶,孤月上方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罢酒闻清梵,探诗见旧题”,这两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结束饮酒后,听到了清雅的梵音,引发了诗兴,发现了一些旧时的题诗,这既是对佛寺文化的一种体验,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最后,“归依空品相,不省在招提”,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以及对佛寺生活的向往,同时“不省在招提”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向往之间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佛寺中的生活片段,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美的双重追求。
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
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