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上方》
《古上方》全文
宋 / 邵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凌云细路险可遵,稍从飞锡攀嶙峋。

乌巢崔嵬寄林莽,蚁穴细碎严君臣。

震开楼阁一弹指,俯览世界千微尘。

人间劫火变灭尽,此地独与湖山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fāng
sòng / shàobiāo

língyúnxiǎnzūnshāocóngfēipānlínxún

cháocuīwéilínmǎngxuésuìyánjūnchén

zhènkāilóutánzhǐlǎnshìjièqiānwēichén

rénjiānjiéhuǒbiànmièjìnshānxīn

注释
凌云:高耸入云。
细路:狭窄山路。
险可遵:危险难行。
飞锡:僧人携带的锡杖。
攀嶙峋:攀登险峻。
乌巢:乌鸦的巢穴。
崔嵬:高大。
林莽:森林。
蚁穴:蚂蚁的洞穴。
严君臣:等级森严。
震开:震动。
楼阁:建筑物。
一弹指:极短的时间。
世界:宇宙。
千微尘:无数微尘。
人间劫火:人间灾难。
变灭尽:消失殆尽。
此地:此处。
湖山新:湖光山色更新。
翻译
山路高峻险要难以行走,稍作停留便借助僧人的锡杖攀登。
乌鸦筑巢于高大的树上,象征着森罗万象中的秩序,蚁穴虽小却井然有序如同朝廷等级。
弹指之间,震动了整个楼阁,俯瞰之下,世间万物如尘埃般渺小。
人间历经沧桑巨变,一切归于毁灭,唯有此处湖光山色依旧清新如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险峻而神秘的山中景象,诗人邵彪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上方(可能是一个高耸入云的寺庙或修行之地)的风貌。"凌云细路险可遵",开篇即写出山路的艰险,暗示着登临过程中的挑战和修行者的决心。"稍从飞锡攀嶙峋",飞锡(僧人的锡杖)与嶙峋山石相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攀登的场景。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周围的自然景致:"乌巢崔嵬寄林莽,蚁穴细碎严君臣",乌巢象征隐秘,崔嵬的乌巢寓言高处的修行者,而蚂蚁穴则象征着秩序井然的社会结构,两者形成对比,展现出修行环境的宁静与世间人事的繁复。

"震开楼阁一弹指,俯览世界千微尘",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修行者瞬间领悟的宏大与超脱,仿佛只需一弹指,就能看透世间万物的渺小。最后,诗人感慨世事无常,"人间劫火变灭尽",唯有古上方的湖光山色永恒如新,寓意着修行者的心境超越世俗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上方的环境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间沧桑变化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邵彪
朝代:宋

邵彪,字希文,丹阳(今属江苏)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历昆山县主簿、登州教授。累官国子监丞。出知泰州、移处州、楚州。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三。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写竹寄俞朝宗先生

与君一别十年馀,每见人来问起居。

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0)

病中雨夜二首·其一

不眠孤烛在,风雨送凄凉。

病骨秋加瘦,羁愁夜并长。

自应强饮食,谁复问衣裳。

蟋蟀如相念,时来啼近床。

(0)

题成趣轩

桑麻日已长,稼穑日已成。

门巷荫榆柳,隔屋缫车鸣。

生平寡营为,遂此田园情。

衣食喜不乏,公赋尤宽平。

举家情欣欣,澹然忘世荣。

力作虽云劳,浊酒时共倾。

岂意事高尚,所乐安吾生。

(0)

吴中即景

白云收尽晚山青,水鸟双飞入翠屏。

一派歌声何处起,采莲人在锦帆泾。

(0)

题郑迪画

阖闾城北阳城湖,一碧万顷涵太虚。

玉山虞山迭襟带,林屋矗矗当前袪。

君家还在河之北,乔木森然围大宅。

长风卷浪送高帆,一日行程才顷刻。

我因瓜葛长往来,南汀西渚芙蓉开。

尊翁平生好怀抱,长日与我衔金杯。

一朝我应征书起,高步天门拜天子。

献策惭无一万言,归梦常飞四千里。

四千里路何悠悠,暮云春树难为愁。

忽报尊翁已沦没,使我恸哭无时休。

今年省侍还乡遇,访旧还来旧游处。

却将愁思改欢容,二子森然如玉树。

旧书增多新宅高,萱堂日日堆蟠桃。

里中长老说佳子,邑里官吏称贤豪。

伯也从容性非懒,仲也谦恭我东坦。

从来孝友出故家,读书出仕亦未晚。

(0)

吊席心斋炼师和少师姚公韵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

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

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

徒遣友朋怀远致,驿亭惆怅立西风。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