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孤烛在,风雨送凄凉。
病骨秋加瘦,羁愁夜并长。
自应强饮食,谁复问衣裳。
蟋蟀如相念,时来啼近床。
不眠孤烛在,风雨送凄凉。
病骨秋加瘦,羁愁夜并长。
自应强饮食,谁复问衣裳。
蟋蟀如相念,时来啼近床。
这首明代诗人王绂的《病中雨夜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独对孤烛,风雨声增添了夜晚的凄凉气氛。"不眠孤烛在,风雨送凄凉",这两句以景衬情,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孤独与落寞。接着,"病骨秋加瘦,羁愁夜并长",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因病体瘦弱和身处异乡的羁旅之愁,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苦闷。他自知需要勉强进食以维持体力,但无人关心他的衣食,"自应强饮食,谁复问衣裳",流露出无人照料的无奈。
最后两句"蟋蟀如相念,时来啼近床"运用拟人手法,将蟋蟀的鸣叫赋予了情感,仿佛它们也在同情诗人的处境,时不时地在床边悲鸣,增添了诗的感人之处。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病中雨夜的孤寂与愁绪,展现了诗人坚韧而又落寞的心境。
去年正月十九夜,豺虎入户殊咆哮。
今年正月十九夜,狐狸满穴何悲号。
此番报应亦太速,吁嗟天公无乃劳。
虎威可假不可久,尔狐毋谓皇天高。
夜行昼伏胡为者,依草附木攒戈矛。
岂知厉鬼瞰其屋,一狐忽化为神獒。
雄狐不死雌狐死,萧墙祸起安能逃。
人言尔獒亦莫逃,天公有眼鬼有脚,此日明年及尔曹。
老人往年五十一,贺客满门诗满帙。
老人今年五十七,复向园公索老笔。
园公老笔久无花,有诗亦是园中蛙。
不惜新诗韩太史,人言一字一丹砂。
老人老人胡为者,两鬓如霜面如赭。
楼头歌舞盛繁华,门前昼夜諠车马。
近说移居向五羊,清歌妙舞几千场。
相期一万八千岁,岁岁春光乐未央。
三从誓一往,杀身良不难。
所贵在□□,一死重泰山。
贞哉邦之媛,荼蓼备险艰。
妇顺与母仪,慈母为严君。
茕茕四十年,拮据难具陈。
鹓雏出丹穴,九万今扶抟。
騑騑美皇华,星轺何间关。
我母训以忠,努力期鼎铉。
忠臣必孝子,先哲有遗言。
含笑泉下人,揭日天上纶。
千秋垂琬琰,芬芳披九垠。
敢告彼师氏,内则此不刊。
商飙日云厉,灏气转江汜。
如何逗微寒,犹自蕴残暑。
物候乖其常,天运靡可恃。
有客来何方,翩翩集于此。
得无神已交,自谓肩可比。
男儿重肝胆,岂复惮千里。
不结堂上袜,不进圯下履。
欲寻霞外踪,愿结丘中轨。
相期拾白石,共煮榕溪水。
对彼东篱花,坐此嘉树底。
穷途交已绝,嗟我惟与尔。
先圣有微言,固穷乃君子。
寒暑委天运,勿复问行止。
片语已千秋,相与穷底里。
肯令山水音,再入世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