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丑正月二十五日客有以街谈见示者悲而赋之》
《癸丑正月二十五日客有以街谈见示者悲而赋之》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古风

去年正月十九夜,豺虎入户殊咆哮。

今年正月十九夜,狐狸满穴何悲号。

此番报应亦太速,吁嗟天公无乃劳。

虎威可假不可久,尔狐毋谓皇天高。

夜行昼伏胡为者,依草附木攒戈矛。

岂知厉鬼瞰其屋,一狐忽化为神獒。

雄狐不死雌狐死,萧墙祸起安能逃。

人言尔獒亦莫逃,天公有眼鬼有脚,此日明年及尔曹。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正月十九夜的场景,描绘了自然界的动物行为与人类社会现象的相似性,以此隐喻世事的无常和因果报应的迅速。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动物的行为赋予了人性的情感色彩,如“狐狸满穴何悲号”、“一狐忽化为神獒”,以及“萧墙祸起安能逃”,这些描绘既生动又寓意深刻。

诗的开头两联以“去年”与“今年”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转变,暗示了某种变化或事件的发生。接着,“此番报应亦太速”一句直接点明了这种变化背后的因果关系,表达了对快速报应的感慨。“吁嗟天公无乃劳”则表达了对上天似乎过于忙碌处理人间事务的疑问,暗含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公正的期待。

后四句进一步探讨了动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夜行昼伏胡为者,依草附木攒戈矛”,这不仅是对动物生存策略的描述,也隐喻了人类在复杂社会中的生存状态。随后,诗人巧妙地引入“厉鬼瞰其屋,一狐忽化为神獒”的情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深化了主题,暗示了善恶转化的可能性。

最后两联“雄狐不死雌狐死,萧墙祸起安能逃”强调了个体命运的脆弱性和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人言尔獒亦莫逃,天公有眼鬼有脚,此日明年及尔曹”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警示,即无论个体如何努力,最终都可能受到命运的安排,无法逃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自然法则与社会伦理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和对公正的渴望。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戏赠杨梦符联

诗笔四灵文六代;科名两度籍三州。

(0)

挽黄仲则

遗札到三更,老母孤儿惟我托;

炎天走千里,素车白马送君还。

(0)

挽曾国荃联

公与傅文忠并美国朝,昆季四人膺谥法;

我是彭刚直再传弟子,渊源一脉哭师承。

(0)

挽徐炘联

琐闼忆肩随,宦迹东西,投老刚欣联旧雨;

黄垆惊腹痛,朋欢零落,怆怀何处数晨星。

(0)

挽张之洞联

房杜勋业,中外同钦,只手挽狂澜,柱石首推名宰相;

燕许文章,古今有几,庸材愧私淑,桂堂泪洒小门生。

(0)

挽丁日昌母联

多寿复多男,有令子,有贤孙,有文孙之孙,五代一堂同躄踊;

教忠即教孝,是严师,是慈母,是众母之母,三吴百越共讴思。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