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三厓寿陈封君竹坡先生七十》
《和三厓寿陈封君竹坡先生七十》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古风

少壮薄宦游,老作隐学士。

种竹缘江坡,清风日来此。

此心虚且贞,对竹颜无泚。

扬尘落飘飘,夜雨频磨洗。

老劲掣六鳌,渭川不在彼。

垂垂雪低枝,寒梢依日起。

白发映绿簪,何必论年纪。

龙孙呈萧森,断截备国史。

椽管秃瓮多,董狐良足儗。

丹砂天上来,绯衣忽加尔。

故人重相过,无主亦自美。

引泉务厚滋,醉日还移祉。

威凤谐笙簧,笑歌闻正始。

再过三十年,此坡付儿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隐士在竹林中的生活,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诗人以“少壮薄宦游,老作隐学士”开篇,对比了年轻时的仕途奔波与晚年归隐的闲适,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种竹缘江坡,清风日来此”,描述了老者在江边种植竹子,每日与清风相伴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诗人通过“此心虚且贞,对竹颜无泚”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扬尘落飘飘,夜雨频磨洗”描绘了竹林在风雨中的景象,既有自然界的动态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而“老劲掣六鳌,渭川不在彼”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老者虽年迈但精神依然坚韧不屈,如同能牵动巨鳌的渭水之神一般。

“垂垂雪低枝,寒梢依日起”描绘了冬日里竹枝被雪覆盖的情景,展现了竹子在逆境中依然挺拔的姿态。诗人以“白发映绿簪,何必论年纪”表达了一种超越年龄界限的生命观,认为内在的精神状态比外在的年龄更为重要。

“龙孙呈萧森,断截备国史”通过比喻,赞美了竹子的繁茂与坚韧,预示着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价值。而“椽管秃瓮多,董狐良足儗”则提到竹子在书写历史、记录时代变迁方面的作用,暗含了对竹子文化意义的肯定。

“丹砂天上来,绯衣忽加尔”可能是指竹子在某种神秘或象征性的意义上,获得了超越自然的光辉与荣耀。最后,“故人重相过,无主亦自美”表达了老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没有外界的评价,这份友情也足以令人感到满足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友情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入坛马上

楼头钟散曙烟微,城上旗翻晓日晖。

双马共依南陌度,群鸦争入上阳飞。

离郊荐岁先农事,甲帐屯云护帝畿。

三载太常无寸补,敢言身迹与心违。

(0)

郊祀斋居·其一

春树扶疏夜色轻,坐深斋沐轸遥情。

上清真气通三界,太乙祥烟接两京。

云里佩环鸣閤道,水边星斗照台城。

江湖魏阙瞻依切,欲草甘泉赋未成。

(0)

至日恭闻车驾入都志喜二首·其二

至日连年帝远征,今年至日喜还京。

登歌想像聆周雅,振旅传呼列汉旌。

皇祚永占千岁历,圣聪明照万方情。

灵台旧职今谁掌,不用书云纪太平。

(0)

荅西桥大复二君·其一

忆在中州日,曾传上苑歌。

暮云千里隔,春草四年过。

汉殿仍金马,秦关且玉珂。

报章惭独晚,才力谢羊何。

(0)

暮行

野色苍茫合,宵征问路频。

马蹄经藓滑,萤火度溪新。

乡国今何许,家书动隔春。

远村灯烛处,箫鼓赛田神。

(0)

送周司业祭扫还临海二首·其二

赤阑桥上路,千载一青衫。

家说编修里,人惊乐正衔。

听泉过万竹,看月步双岩。

寂寞成均地,春风早挂帆。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