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十自寿·其八》
《七十自寿·其八》全文
清 / 林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文章宁复见为人,我服遗山论世真。

尚气立生无为谤,恃名易坠不訾身。

投书狎至劳邮传,拙集频翻愧手民。

两事看来均分外,日防遗行玷吾闽。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的《七十自寿(其八)》。林纾以文学评论家的身份,对文学作品的评价独到而深刻,此诗中便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与个人名誉的看法。

首联“文章宁复见为人,我服遗山论世真”,表达了对文学作品价值的思考,认为真正的文学价值不应仅凭个人喜好来评判,而应以历史和时代的眼光去审视。这里的“遗山”指的是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林纾引用其名,意在强调文学评价应超越个人,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性的考量。

颔联“尚气立生无为谤,恃名易坠不訾身”,进一步阐述了对文学创作态度和名声的看法。前句“尚气立生无为谤”意味着在创作过程中保持高尚的品格,避免因争强好胜而招致非议;后句“恃名易坠不訾身”则指出过分依赖名声可能会导致道德品质的下滑,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颈联“投书狎至劳邮传,拙集频翻愧手民”,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与谦逊态度。通过“投书”、“拙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读者反馈的重视以及对自己作品质量的自我评估,同时流露出一丝自谦之情。

尾联“两事看来均分外,日防遗行玷吾闽”,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在文学创作与个人名誉之间保持平衡,避免行为不当给自己和家族带来污点。这里“日防遗行”强调了日常行为的重要性,提醒自己及家人要时刻注意言行举止,维护家族声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林纾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也展现了他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是一首兼具文学性与道德教育意义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纾

林纾
朝代:清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猜你喜欢

虞美人·其四

香云佳气交盘结。又庆生申节,满堂簪绂奉霞觞。

瑞应台躔南极、见光芒。心田积累阴功足。

来受人天福。从今几度见河清。

笑傲壶中日月、镇长春。

(0)

吴下同年会诗

佳辰胜集不相违,慨念同年会遇稀。

独有二天均覆荫,归来三径幸栖依。

诗篇酒盏论时事,山色湖光映夕晖。

自愧衰迟与荣观,拟将委翅附高飞。

(0)

病起百花开。

(0)

乳洞

古洞幽深处,萦回路几重。

门开空寂寂,泉溜暗淙淙。

断壑云连屋,奔流水激舂。

桥横千丈石,岩挂万年松。

鹤驾应重到,龟田必再逢。

碧沙还错落,密筱自迷濛。

乳结银为树,浆凝雪作峰。

仙人何处去,应想子乔踪。

(0)

三学院

洞庭之山天下奇,冈峦百转盘青螭。

金堂玉室白云锁,中有仙客来栖迟。

方睛秀骨郭文举,孤剑青鞋出岩户。

朅来此地访禅翁,共扫松花谈太古。

拿云忽驾升天行,西归只履埋岩坰。

声流影散遽如许,故山惟有松风清。

道师怀古兴不浅,堂宇横陈迎翠巘。

悠悠遐想山阿人,水带云衣犹在眼。

凉飙五月吹浮埃,蕉旗竹?摇空阶。

我来箕踞发长啸,月光飞射云楼开。

寸心浩荡逸天外,欲去复住聊徘徊。

永怀西山五色药,服之羽化登蓬莱。

(0)

书怀寄呈莱州张学士

从作东齐吏,经年寡往来。

朱颜随日减,青眼为山开。

学政惭能政,论材信不材。

何人慰孤寂,知己在蓬莱。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