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扶疏夜色轻,坐深斋沐轸遥情。
上清真气通三界,太乙祥烟接两京。
云里佩环鸣閤道,水边星斗照台城。
江湖魏阙瞻依切,欲草甘泉赋未成。
春树扶疏夜色轻,坐深斋沐轸遥情。
上清真气通三界,太乙祥烟接两京。
云里佩环鸣閤道,水边星斗照台城。
江湖魏阙瞻依切,欲草甘泉赋未成。
这首诗描绘了斋居时的静谧春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春树扶疏夜色轻”以轻盈的笔调勾勒出春夜中繁茂树木的轮廓,夜色仿佛也变得轻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坐深斋沐轸遥情”一句,诗人将自己置于深邃的书斋之中,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内心的情感却如同远行一般悠长深远,表达了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广阔。
“上清真气通三界,太乙祥烟接两京”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上清之气与三界相通,太乙之祥烟连接着两个京城,既体现了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也蕴含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云里佩环鸣閤道,水边星斗照台城”则将视线从天空拉回地面,描绘了云中的佩环声与阁道的和谐,以及水边星斗照耀下的台城景象,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最后,“江湖魏阙瞻依切,欲草甘泉赋未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江湖)与理想(魏阙)的深切向往,虽有创作的冲动,但未能成文,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斋居时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语言清新雅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乐事应难又。记当年、小园联步,牡丹时候。
魏紫姚黄春正丽,肯便等闲孤负。
理彩线、花幡亲绣。
护惜繁英芳意切,奈凄风、苦雨来偏骤。
春人梦,能长否。飞琼本是瑶池偶。
恨匆匆、骖鸾归去,几时重觏。
此日芳菲仍不改,忍对花开如斗。
算只有、香尘依旧。
宛转新词工写怨,系相思、奉倩犹消瘦。
还累我,泪盈袖。
山色淡何处,都在渺茫中。
白云千缕万缕,忽现又还封。
如此风光休误,只合焚香煮茗,相对抚丝桐。
古寺隐林杪,依约度疏钟。倚危栏,舒远目,意无穷。
乱鸦阵阵归去,鸟道暗相通。
岭畔丹枫落去,陌上绿杨调尽,晚节羡苍松。
抚景一长啸,幽思付归鸿。
残月黄昏。看花摇幽砌,风递微凉。
无言当薄暮,小立怯空廊。
情滴滴,泪双双,缩地竟何方。
望眼穿、山遥水杳,人远天长。推心知好难偿。
记临歧数语,回首神伤。新愁偏叠叠,旧事梦茫茫。
魂已断,意难忘。辘轳百回肠。
谅此恨、人间谁解,稽首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