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浙江东,春深多白菘。
披图成一笑,清味野人同。
茅屋浙江东,春深多白菘。
披图成一笑,清味野人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在浙江东部,春日里绿意盎然,白菘满园的画面。"茅屋"二字,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生活的朴素与宁静。"春深多白菘",春天的深处,白菘(一种蔬菜)繁茂生长,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丰饶与和谐。
"披图成一笑",诗人通过观看一幅描绘梅花道人墨菜图的作品,内心产生了会心的微笑。这里的"图"不仅指具体的画作,也象征着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共鸣。"清味野人同",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与乡村生活之间那份纯粹而深刻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深深喜爱和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平陵车马客,海上见旌旗。
旧驿千山下,残花一路时。
春衣过水冷,暮雨出关迟。
莫道青州客,迢迢在梦思。
全神不言命,所尚道家流。
迨此远南楚,遂令思北游。
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
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
逍遥三花发,罔象五云浮。
自有太清纪,曾垂华发忧。
大年方橐籥,小智即蜉蝣。
七日赤龙至,莫令余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