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空江月,今宵是几更。
微生大江曙,反映一痕明。
魄减还疑朏,轮亏似欲盈。
纤纤欺朗宿,宛宛续寒檠。
兔老全无窟,蓂消尚有茎。
犹馀半面识,未改曲眉清。
渐觉神乌逼,虚回灵鹊情。
莫愁圆景尽,坐待桂丛生。
渺渺空江月,今宵是几更。
微生大江曙,反映一痕明。
魄减还疑朏,轮亏似欲盈。
纤纤欺朗宿,宛宛续寒檠。
兔老全无窟,蓂消尚有茎。
犹馀半面识,未改曲眉清。
渐觉神乌逼,虚回灵鹊情。
莫愁圆景尽,坐待桂丛生。
此诗描绘了一幅残月如新月的静谧夜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之形态、光影变化及自然界的反应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首句“渺渺空江月,今宵是几更”,开篇即以空旷的江面与高悬的明月相映成趣,引人入胜。接着,“微生大江曙,反映一痕明”两句,描绘了晨光初现时,江面上月影的微妙变化,展现出月色与曙光交织的美丽景象。
“魄减还疑朏,轮亏似欲盈”则进一步刻画了月相的变化,月之轮廓时而减损,时而似乎要重新圆满,这种动态美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纤纤欺朗宿,宛宛续寒檠”两句,通过“欺”字,生动地表现了月光在夜晚中的独特魅力,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月光也能给予人们温暖与希望。同时,月光的延续性也暗示了时间的连贯性和生命的永恒。
“兔老全无窟,蓂消尚有茎”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兔”和“蓂”(一种植物)的形象,表达了岁月流逝、生命更迭的主题,但即便如此,自然界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规律与秩序。
“犹馀半面识,未改曲眉清”则展现了月虽残缺,但其清雅之气未变,寓意着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人的内心仍应保持纯净与坚韧。
最后,“渐觉神乌逼,虚回灵鹊情”两句,通过“神乌”(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和“灵鹊”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莫愁圆景尽,坐待桂丛生”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与信心,即使当前面临的是残缺与不完美,但只要心怀希望,终将迎来更加圆满与美好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月相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时间等宏大主题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新苗今复绿,白水明田畴。
相对松筠长,时忘岁运周。
金风吹巾衣,白云南山幽。
邻翁载酒来,檐下就予谋。
一尊齐生死,万事随行休。
人生会有适,吾志亦何求。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悠。
纵谑凭迁化,抚己得所由。
胜日携童弱,欢然聊远游。
杨子传经向何处,药洲烟水连云树。
六幕光涵九曜山,皓皓通明夜疑曙。
三城日出升朱霞,柏台萧椮闻乳鸦。
爱莲亭前宿露起,锦浪璚枝明雪花。
鹭飞飘忽丛霄上,雾滃青衿笑相向。
仓桹回应徵鼓声,表率门开见函丈。
抠趋谛听得心传,玄文妙义臻苍天。
春风沂水今在粤,说铃书肆胡为然。
老来却忆曾羁贯,崇正芝楣构南涧。
白莲池曲断仙湖,濂溪巍祠接河汉。
当年著书揭以图,芸芸万有生于无。
经纶宇宙只方寸,康成颖达皆皮肤。
巍祠迁向粤山麓,光霁犹凝满庭绿。
载道于今步后尘,时释生刍仰如玉。
洲前萍畔鹿呦呦,扬舲鼓楫行中流。
蛟龙会须雨下土,鹰鹗岂独淩清秋。
炼药刘郎竟何往,执梃去作降王长。
丹丘不见羽人来,留与儒仙日清赏。
儒仙杰出武山东,文江流水光如虹。
煌煌相业看接武,药洲草木生华风。
《题药洲传经图为杨武东提学赋》【明·黄佐】杨子传经向何处,药洲烟水连云树。六幕光涵九曜山,皓皓通明夜疑曙。三城日出升朱霞,柏台萧椮闻乳鸦。爱莲亭前宿露起,锦浪璚枝明雪花。鹭飞飘忽丛霄上,雾滃青衿笑相向。仓桹回应徵鼓声,表率门开见函丈。抠趋谛听得心传,玄文妙义臻苍天。春风沂水今在粤,说铃书肆胡为然。老来却忆曾羁贯,崇正芝楣构南涧。白莲池曲断仙湖,濂溪巍祠接河汉。当年著书揭以图,芸芸万有生于无。经纶宇宙只方寸,康成颖达皆皮肤。巍祠迁向粤山麓,光霁犹凝满庭绿。载道于今步后尘,时释生刍仰如玉。洲前萍畔鹿呦呦,扬舲鼓楫行中流。蛟龙会须雨下土,鹰鹗岂独淩清秋。炼药刘郎竟何往,执梃去作降王长。丹丘不见羽人来,留与儒仙日清赏。儒仙杰出武山东,文江流水光如虹。煌煌相业看接武,药洲草木生华风。
https://shici.929r.com/shici/n1bAT1x.html
任公昔垂钓,超然龙伯先。
巨鳌一入手,纶竿都弃捐。
镇此蓬山下,化石今千年。
共惟豫章翁,拂石开苍烟。
坐观万物备,胸中罗九天。
正如得巨鳌,不悄图小鲜。
泉源涵有象,松风韵无弦。
冥栖不复见,悠悠东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