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
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
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
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
江上买取扁舟,排云涌浪,直过金沙尾。
归去江南丘壑处,不用来寻月姊。
风露杯深,芙蓉裳冷,笑傲烟霞里。
草庐如旧,卧龙知为谁起。
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
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
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
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
江上买取扁舟,排云涌浪,直过金沙尾。
归去江南丘壑处,不用来寻月姊。
风露杯深,芙蓉裳冷,笑傲烟霞里。
草庐如旧,卧龙知为谁起。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仙伦的《念奴娇·其三》。从鉴赏角度看,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哀愁的情感。
"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秋风扫落叶的画面,其中“为行人”一词传递出一种无奈和悲凉,如同诗人在表达对逝去美好的时光无法挽留。
接下来的 "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 描写了一幅江水奔腾的景象,水流迅猛,似乎也带走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和不舍。
"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 这里的“酒病”与“诗愁”,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借酒浇愁,但愁绪依旧难以释怀。"对景人千里"则是他在面对美好景色时,感慨万千,思念之情跨越千里。
至于 "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江上买取扁舟,排云涌浪,直过金沙尾。归去江南丘壑处,不用来寻月姊。" 这部分,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楚宫”故事,将之托付给奔流的河水,这种行为本身就透露出一种放手和释然的情怀。而后面几句则是他决意离开,用“排云涌浪直过金沙尾”来形容他的坚定与勇气,显示出诗人在心灵上的自我超越。
最后 "风露杯深,芙蓉裳冷,笑傲烟霞里。草庐如旧,卧龙知为谁起。" 这里的“风露杯深”、“芙蓉裳冷”,都是对美好场景的描绘,而诗人却在这宁静中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这也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他虽然身处红尘,但心灵深处还是有所坚守。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哀愁,以及他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心态转变。
江梅吹尽,更幽兰香度。可惜浓春为谁住。
最嫌他、无数轻薄桃花,推不去,偏守定、东风一处。
病来应怕酒,□眼常醒,老去羞春似无语。
准拟强追随,管领风光,人生只、欢期难预。
纵留得、梨花做寒食,怎吃他朝来,这般风雨。
楚山千叠浮空,楚云只在巫山住。
鸾飞凤舞,当时空记,梦中奇语。
晓日曈昽,夕阳零乱,袅红萦素。
问如今依旧,霏霏冉冉,知他为、谁朝暮。
玉佩烟鬟飞动,炯星眸、人间相遇。
嫣然一笑,阳城下蔡,尽成惊顾。
蕙帐春浓,兰衾日暖,未成行雨。
但丁宁莫似,阳台梦断,又随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