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阙·其二十二》
《题阙·其二十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子孟秉精忠,其功在受遗。

身死骨未寒,五宗遂参夷。

林甫易君聪,九有为之隳。

生时享万钟,没不保其尸。

天威在人间,臣子安得私。

所以余殃及,贤否同一揆。

高皇罢丞相,赫哉千古师。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二十二,通过历史典故和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君主权威与臣子私欲之间的矛盾。

首句“子孟秉精忠,其功在受遗”,赞扬了子孟(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忠臣)坚守忠诚,其功勋在于接受先人的遗志,表达了对忠诚品质的推崇。接着,“身死骨未寒,五宗遂参夷”两句,通过描述子孟死后家族遭受灭顶之灾,暗示忠诚与权力的冲突可能导致悲剧性后果。

“林甫易君聪,九有为之隳”中的“林甫”可能指的是历史上因贪权而误国的官员,这里借以批评那些容易被权力蒙蔽心智的人,导致国家治理的崩溃。“生时享万钟,没不保其尸”则通过对比,讽刺那些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却无法保全自身名誉或家族的悲剧。

“天威在人间,臣子安得私”强调了君主的权威不容侵犯,臣子不应有私心,体现了对君权至上的尊重。然而,“所以余殃及,贤否同一揆”指出即使贤能之人也难以逃脱因权力滥用带来的恶果,揭示了权力滥用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最后,“高皇罢丞相,赫哉千古师”提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这一举措被视为对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权臣专政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反映了王世贞对于历史变革的思考和对权力结构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探讨了忠诚、权力、道德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王世贞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深邃见解。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咏史.尚父伯夷

春来秋叶在枯枝,底用端蓍更拂龟。

二老东来元并辔,马前何害不相知。

(0)

春晚一首约同志泛舟

匆匆春事竟如何,问讯庭前手种花。

又送行人又风雨,半为芳草半泥沙。

橘香通国今无恙,梅实于人晚更佳。

莫放此春齐去盖,夜深愁听一池蛙。

(0)

行湘喜雨简刘公度周明叔

将行客有戒,正热人不禁。

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

湘山益以碧,湘水益以深。

天光接云梦,野暝蒙衡郴。

蝇无盘中迹,蝉有木末音。

顾乃废枕簟,爰方索衣衾。

我起问夹岸,往岁孰与今。

衡茅或数间,丛竹皆十寻。

蒲莲间华实,鸥鹭时浮沉。

老稚各有得,渔樵不相侵。

早插禾欲孕,新炊粟如金。

为之失倦游,于以成孤斟。

永怀泛湘人,屈贾多愁吟。

往者亦此境,今者亦此心。

空名但千载,佳思谁一襟。

时哉不可失,浯溪更骎骎。

(0)

送缙云叶正初兼简杜伯高

我固阅人非草草,君于前辈亦拳拳。

经师未数郯夫子,笔力方窥李谪仙。

所恨尚于收第晚,将诗空与背时传。

频年不信灯花报,报得人来亦可怜。

(0)

和赵帅寿张漕韵二首·其一

但得桑麻遍楚间,此心不在大夫环。

落花流水深春好,画戟清香永日閒。

英簜偶来成胜赏,萱庭孰与奉慈颜。

正应得句尤奇杰,可继淮南大小山。

(0)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其三

临风遮莫晚山佳,自古功名看鬓华。

幸自不知余种种,可教容易落乌纱。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