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尹惺麓参知阅兵海上四首·其二》
《赠尹惺麓参知阅兵海上四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直驱海若作金墉,宪府秋蒐壮折冲。

猛士何来因买骏,檄文挥去总雕龙。

水犀练取三千甲,天堑宁论百二重。

老我雄心犹未尽,欣逢父老睹军容。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海上的壮观阅兵场景,洋溢着浓厚的军事豪情与英雄气概。首句“直驱海若作金墉”,以“海若”象征海洋,以“金墉”比喻坚固的城池,形象地展现了军队直捣黄龙的气势。接下来,“宪府秋蒐壮折冲”则进一步渲染了军队在秋天进行严格训练和选拔的情景,凸显出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猛士何来因买骏,檄文挥去总雕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英勇的战士比作骏马,将檄文比作雕龙,生动地表现了军队的勇猛和指挥官的智慧。接着,“水犀练取三千甲,天堑宁论百二重”描绘了士兵们穿着犀利的铠甲,即使面对天险也毫不畏惧,展现了军队的坚韧不拔和无畏精神。

最后,“老我雄心犹未尽,欣逢父老睹军容”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但仍怀有壮志豪情,对能够亲眼目睹如此雄壮的军队感到无比喜悦。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明代军队的风采,以及诗人对国家强盛的深切期待和自豪之情。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六

此乡才报千斤足。万斤又看邻乡谷。不断捷音传。

卫星齐上天。有粮兼有铁。一震苏群蛰。

梦见赤龙飞。侏儒相背啼。

(0)

金缕曲

万里沈悲角。指天西、巨星夕霣,光芒销铄。

大地山崩溟海竭,鱼鸟纷纷安托。

况别有、玄黄交错。

龙战方酣三军墨,道哀兵、决胜原非弱。

谁为致,不龟药。试陈旧史君应诺。

笑当年、秦事楚阿,何殊丘貉。

六国连衡从暂破,衡散依然从约。

但众志、自成郛郭。

顷刻风雷生百变,愿不为、鱼鸟为雕鹗。

红日出,歌声乐。

(0)

玉楼春.尹默有感事之作,再依韵和

凭渠百步穿杨手。七札难穿犀甲透。

众心无异筑坚城,儿戏安能知细柳。

丰碑刻玉三年就。一篑先加看领袖。

纷纷寿夭较彭殇,唯有国殇千万寿。

(0)

诉衷情近.庞蘅裳家鹤园屡易主矣。其中有石名掌云者,余所题字尚在

好春媚景,步屐经行旧处。

繁花绕槛成行,文玉甃苔为地。

时向小桥閒伫,三两鱼游,镜沼无波起。幽篁底。

峭壁苍然自倚。片云孤秀,静与轩窗对。临风际。

乱披翠缕,纷承露滴,恍疑山鬼。被薜含愁睇。

(0)

击梧桐

沈碧桐阴,穿廊覆坐,每忆佳人凭几。

扣著朱弦,自撚春葱,数曲宫商相继。

惊飞翠雀翩翻,更听潇洒松风时起。

为恐高山,未遇知音,又把新声重理。

渐入秋来,繁枝如剪,可惜风摇霜委。

漫太息、龙门瘦干,谙尽孤生滋味。

偶拾阶前片叶,题将幽恨倩谁寄。

最苦是、嵇琴罢奏,柔丝还紧系。

(0)

玉楼春.移居三层楼上作

惊风吹浪高于屋。一发遥山青断续。

苍茫时见海鸥飞,宛转羞窥梁燕宿。

芭蕉渐渐舒浓绿。愁蔽纱窗妨远瞩。

不辞更上一层楼,秪为欲穷千里目。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