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
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
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
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
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
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
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
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
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
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
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韩偓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孤独感的预期。
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开篇两句已设定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的情绪。"别绪"指的是离别之际的手帕或带子,这里的"静愔愔"形容它的纹理或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愁。
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过去的一个回顾。"花渚棹"和"酒垆琴"都是古代宴饮娱乐的场景,但现在诗人却感到后悔,这表明他对于过往生活的反思。
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这两句转向现实,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菊露"和"梨霜"都指的是秋天的花朵和果实上凝结的露水与霜,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寒冷孤寂生活的感受。
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这里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他承诺即使在这孤独的人生中,也要坚持寻找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情感。
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这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和无助。"月好"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而"歌阑叹不禁"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无力改变,只能发出感慨的悲凉。
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这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他站在山巅,回望过去,通过吟咏来表达他内心深处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砻石磨砖作新垒,角楼亭亭四边起。
谁家一曲长短歌,长安贵人葬蒿里。
东方作矣事若何,口珠腰带黄金多。
墓门重闭子孙泣,树上纸钱空满柯。
君不见胡骑南来相州路,仓皇尚觅韩王墓。
解鞍下马拜墓前,更遣羌兵作调护。
凭谁试问尔何为,定恐当年识吾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