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伊昔·其二》
《伊昔·其二》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伊昔西湖上,孤山几树梅。

断篱深院落,流水旧亭台。

明月无今古,春风自去来。

逋仙不复作,消瘦为谁开。

(0)
翻译
昔日西湖边,孤山上有几株梅花。
破败篱笆围住深深庭院,院中流淌着往日的亭台水声。
明月无论古今,春风自在往来。
林逋仙人不再,梅花为谁而独自开放呢?
注释
伊昔:从前。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孤山:西湖中的一个小岛。
梅:梅花。
断篱:破败的篱笆。
深院落:深深的庭院。
流水:流水声。
旧亭台:古老的亭子。
明月:明亮的月亮。
无今古:不论古今。
春风:春天的风。
逋仙:指林逋,北宋诗人。
不复作:不再出现。
消瘦:形容梅花凋零。
为谁开:为谁而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西湖春景。"伊昔西湖上,孤山几树梅"立刻将读者带入画面,孤立的孤山旁点缀着几棵梅花,给人以清冷脱俗之感。"断篱深院落,流水旧亭台"则透露出一丝岁月沧桑,篱笆已断,院落深邃,流水潺潺,旧亭台依然静立,显得时间的痕迹。

"明月无今古,春风自去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明月不论往昔与今日,春风也自在地吹拂而过,没有停留。这里寄寓着诗人对于时间无法把握的无奈。

最后两句"逋仙不复作,消瘦为谁开"则更加深化了主题。"逋仙"是古代对隐逸之人的称呼,这里意味着那些追求高洁生活的人已经不再有所作为。而"消瘦为谁开"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日渐消瘦,精神上也逐渐变得空虚无力的感慨。他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还要坚持下去,是为了谁而继续这种孤独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春景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刻体会,展现了诗人于石内心世界的沉郁与哀伤,同时也映射出他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境遇之间矛盾的心情。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洪子中大卿同登远碧楼归来有诗

角巾华屋下,丘壑在其旁。

寄兴青山远,忧时白发长。

无心当世用,袖手看人忙。

善自为身计,须传活国方。

(0)

朱仲寔少府到官无几日即入佥幕官满送行二首·其二

孝友平生事,守廉天下难。

居官一日俸,阖室几人餐。

病骨何妨瘦,吟肩不肯寒。

功名未须问,且奉版舆安。

(0)

寿陈贵白

祝君以陆地千蹄牛,君言不如扁舟江海狎浮鸥。

祝君以通侯尺二组,君言不如草屋三间卧风雨。

富贵何人不解颐,君视二物如儿嬉。

我今赠君亦无物,但有聱牙佶倔村田诗。

我歌诗,君进酒,客主欢哗起相寿。

寻常此日费千金,京洛奔驰今白首。

江风飒飒吹黄尘,对面楼台不见人。

与君漂泊为何事,一笑幸是山林身。

寡语薄味,足以养气。少求简出,足以养体。

奇章钟乳本斧斤,胡广菊潭堪唾涕。

君不见南方屃赑五色龟,穷年引息不嫌饥。

又不见曲辕拥肿百围木,匠石捐弃反为福。

蜗封蚁壤何足论,归来未废蓬蒿园。

我更搜诗君酿酒,通家德公有贤妇。

(0)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閒暇乃为次韵因寄讯彼中吴子善前辈·其一

长岁狎纷諠,新庐稍疏静。

虚名亦相累,簪佩来整整。

青天戍楼柳,白日仙林杏。

散书一长谣,消此清夏永。

(0)

为归云师赋野航

遇坎与乘流,谁能舍迹求。

即空皆是境,大渡本无舟。

风浪随机息,乾坤任泡浮。

可怜迷岸者,漂荡几时休。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其六五老峰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于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