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南坡路不赊,就中景物四时佳。
春林竞秀烘迟日,雪岫初晴眩晓霞。
炎夏清风横一榻,澄秋明月满千家。
人生适意须行乐,况是樽前鬓未华。
杖屦南坡路不赊,就中景物四时佳。
春林竞秀烘迟日,雪岫初晴眩晓霞。
炎夏清风横一榻,澄秋明月满千家。
人生适意须行乐,况是樽前鬓未华。
这首宋诗《读乐天诗戏效其体》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他以白居易(乐天)的诗歌风格为灵感,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南坡景色和人生的乐趣。首句“杖屦南坡路不赊”形象地写出诗人漫步南坡的情境,步伐轻快,道路似乎并不遥远。接下来的“就中景物四时佳”强调了南坡景色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
“春林竞秀烘迟日,雪岫初晴眩晓霞”两句通过春天的生机盎然和夏日雨后初晴的绚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色彩。夏日“炎夏清风横一榻”,清凉的微风拂过,带来片刻的宁静;秋天则是“澄秋明月满千家”,明亮的月光洒满千家万户,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结尾“人生适意须行乐,况是樽前鬓未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认为在美好的时光里应当及时行乐,尤其是当自己还未老去,鬓发尚且乌黑的时候。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