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分时节从淮河北岸渡过,经历寒冷的食物,来到江南地区,然后又抵达浔阳水边。旅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宋家潭的疑惑,这里有可能是诗人借景抒情,或是对某种历史事件的隐喻。
“明主阍难叫”一句,表露出诗人对于明君在边关上呼喊的无奈和悲凉之情。同时,“孤臣逐未堪”则透露了诗人作为孤独忠诚的臣子,对于形势的不满与无力感。
最后两句“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诗人远在异乡,心中却挂念着家乡的旧园。桃李盛开,正是春天的景象,这里反映了诗人的乡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里既有对春日暖意的享受,也有对于边关战乱、忠臣无用的悲哀,更有对故土亲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的一部分现实与情感。
乌石山前旧名阀,年来乐事尤奇绝。
看花春日影联翩,锡诰明廷宠稠叠。
宪府难兄偶过家,仪曹弟亦迂星槎。
双亲鬓毛犹未雪,二子银带俱生花。
华诞春风启瑶席,纷纷献寿群仙集。
安期火枣大于瓜,王母蟠桃赤如日。
化国之日舒以长,双亲寿考应无疆。
云路显扬殊未艾,华堂福祉尤难量。
移孝为忠有明训,寻常定省何足论。
好摅衷悃绍皋夔,用致吾君轶尧舜。
前日难兄赴岭南,霜威已见摧奸贪。
今朝难弟归兰省,明堂不久需梗楠。
离筵酒尽青山暮,一片愁心关去住。
他时皓月白门秋,梦魂还绕乌山树。
越山有幽人,高隐在岩谷。
适兴有诗书,惊心无宠辱。
高风盖一乡,亦足振颓俗。
人生随化迁,百年蛇赴壑。
送死人所悲,送君能勿哭。
泠泠越溪水,萧萧溪上竹。
主人去不返,水竹空绕屋。
赢得庆源深,化作兰与玉。
春风满阶庭,蔼蔼扬芬馥。
九原君勿悲,人间万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