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类更变化,造物无时闲。
人生天地中,长短百年间。
未知百年后,奄忽何时还。
辛苦立修名,留用后世看。
后世既无我,于我何所关。
有如梦中游,梦觉无馀欢。
天理正如此,一笑付达观。
万类更变化,造物无时闲。
人生天地中,长短百年间。
未知百年后,奄忽何时还。
辛苦立修名,留用后世看。
后世既无我,于我何所关。
有如梦中游,梦觉无馀欢。
天理正如此,一笑付达观。
这首诗《杂诗》由宋代诗人周密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洞察。
首句“万类更变化,造物无时闲”描绘了自然界万物不断变化的景象,暗示着宇宙的永恒运动和生命的短暂。接着,“人生天地中,长短百年间”点明了人类生命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短暂,将个体生命置于宏大的自然背景之下,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未知百年后,奄忽何时还”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生命的脆弱感,引出下文对名利的反思。“辛苦立修名,留用后世看”指出人们为了追求名声与地位而努力奋斗,但最终这些成就对于个人而言可能意义不大,因为“后世既无我,于我何所关”。
最后两句话“有如梦中游,梦觉无馀欢”以梦境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即使在梦中游历,醒来后也无任何真正的快乐或满足。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总结,也是对宇宙真理的一种领悟——世间万物皆如梦幻泡影,终将归于空无。
“天理正如此,一笑付达观”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无常与宇宙的真理,通过“一笑”表达了一种豁达与释然的心态,即接受并理解生命与宇宙的本质,以达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存在等哲学问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寻与理解。
丽春园甲召公城,池想游鱼恨至清。
一簇楼台如画出,数群鸥鹭似家生。
芰荷香里垂纶坐,杨柳阴中把卷行。
不领管弦唯静憩,相门年少有高情。
桃李眩春昼,松柏傲霜时。
春妍不必皆是,晚秀未为非。
画斧河边瘴雾,叱驭关前险阻,马竭复人疲。
胡不效侪等,趣取好官为。居之安,于胥乐,咏而归。
毡裘鴂舌成市,书史俨相围。
月淡秋亭烽影,日静春斋铃索,未听杜鹃啼。
美酒无深巷,莫道不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