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行秋兴·其三》
《南行秋兴·其三》全文
明 / 童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鬓边华发几丝秋,老大心情不解忧。

杜甫诗名空短褐,元龙豪气尚高楼。

思家斜月三更梦,去国青山万里舟。

壮志未销身尚健,几回灯下认吴钩。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南行秋兴(其三)》描绘了诗人的中年心境与旅途感慨。首句“鬓边华发几丝秋”,以白发象征岁月流逝和个人的衰老,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然而,“老大心情不解忧”又展现出诗人虽年事已高,但内心并未被忧虑所困,保持着豁达开朗的态度。

接下来,诗人通过引用杜甫的诗和元龙的典故,表达对文学才华的自豪以及对豪情壮志的坚守。杜甫的诗才虽然未能使他过上富裕的生活(“杜甫诗名空短褐”),但他那种高尚的精神仍然激励着诗人;元龙则是三国时的豪杰陈登,诗人借其形象表达自己依然拥有高昂的志向和不凡的气概。

“思家斜月三更梦”描绘了诗人深夜怀乡的情景,月光如丝,梦境中满是家乡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去国青山万里舟”则写出了诗人离别故土,乘舟远行的画面,万里青山似乎在诉说着离愁。

最后两句,“壮志未销身尚健,几回灯下认吴钩”,诗人强调尽管壮志犹在,身体依然健朗,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借着灯光凝视手中的兵器吴钩,暗示自己随时准备为理想而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意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又有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以及对故乡和理想的深深眷恋,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秋日情怀。

作者介绍

童轩
朝代:明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猜你喜欢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0)

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客省萧条柿叶红,楼台如画倚霜空。

铜池数滴桂上雨,金铎一声松杪风。

鹤静时来珠像侧,鸽驯多在宝幡中。

如何尘外虚为契,不得支公此会同。

(0)

闲游

外事因慵废,中怀与静期。

寻泉上山远,看笋出林迟。

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澄清深浅好,最爱夕阳时。

(0)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0)

自恨开迟还落早,纵横只是怨春风。

(0)

雨后

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

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