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九日节庆时赏菊花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黄白二菊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首句“素萼迎寒秀”写的是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洁白如雪;“金英带露香”则形容菊花含露散发清香。接下来的“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繁盛与光彩。
诗人通过“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一句,运用琮璧(古代玉器)和衣裳比喻菊花间互相辉映,色彩斑斓,如同华丽的服饰。紧接着,“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则描绘了九日时节晴朗的天气和蝴蝶在菊花周围飞舞的情景。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表达了诗人对于九月重阳佳节难以共度的感慨。最后,“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意味着尽管菊花盛开,但随着秋天渐深,其美丽终将被严霜所覆盖,这里的“未肯”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不忍心放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和九日节庆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的珍惜与留恋,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