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因慵废,中怀与静期。
寻泉上山远,看笋出林迟。
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澄清深浅好,最爱夕阳时。
外事因慵废,中怀与静期。
寻泉上山远,看笋出林迟。
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澄清深浅好,最爱夕阳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外事因慵废,中怀与静期" 表明诗人对于外界纷扰的漠视,而内心却是渴望宁静的。这里的“慵废”并非消极意义上的懒惰,而是一种对世俗繁琐事务的超然态度。
"寻泉上山远,看笋出林迟" 描述诗人追求自然之美的行为。寻找清泉、攀登高山,是为了远离喧嚣,亲近自然;观察竹笋从密林中缓缓生长,也是对生命力和静谧环境的一种赞赏。
"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图景。白石磨刀、绿竹编织,这些平凡而细微的动作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艺术和哲学的意味。
"澄清深浅好,最爱夕阳时" 表达了诗人对于水质澄清以及不同深浅的欣赏,以及对傍晚时分的特别喜爱。夕阳时分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和、宁静的时刻,也是人们心灵得到最大放松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居世若浮云,飘忽无定姿。
灭影垂何间,垂彩在一时。
存此岂不怀,长戚信自贻。
四节更代谢,白日正西驰。
寄身于飙尘,咄嗟复何之。
愿逐枋鸟游,不随丰草萎。
揽衣步列星,极目散所思。
睆彼遥汉间,会合恒有期。
营营非物化,琴歌为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