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芙蓉好,枝枝拂镜斜。
幸无头上雪,不怕笑人花。
最是芙蓉好,枝枝拂镜斜。
幸无头上雪,不怕笑人花。
此诗《从石涛禅师乞花插瓶(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以芙蓉为题,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赞美。
首句“最是芙蓉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芙蓉的喜爱之情,认为芙蓉是最美的存在。接着,“枝枝拂镜斜”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芙蓉的枝条比作镜子,形象地描绘了芙蓉枝条轻柔地垂下,仿佛在水面轻轻摇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幸无头上雪”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庆幸之情,暗喻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芙蓉一般纯净无瑕,不受世俗尘埃的玷污。这里的“头上雪”象征着岁月的痕迹或世间的纷扰,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内心保持纯净的渴望。
最后一句“不怕笑人花”,则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他不畏惧别人的嘲笑或误解,坚信自己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如同芙蓉般的纯洁与美丽——是值得坚持和珍视的。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蕴含了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芙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纯净、美好追求的向往与坚持,以及面对外界评价时的自信与从容。
画阁疏檐,粲檀痕衬贴,雕栏前后。
微开罄口,半是麝脐薰透。
黄香瘦了,算惟有、素心依旧。
常伴我、风雪纱窗,耐得岁寒时候。推帘笑揎红袖。
戏拈来小朵,云翘装就。金钗弄影,数点碎星寒斗。
香幽自远,恁不许、玉郎亲嗅。
明镜里、斜掠烟丝,嫩芳窨手。
漱石枕流计,湖光绿处,山翠浓时。
庾尘外、从教静掩柴扉。幽栖。
为门前柳,篱边菊,赋得归期。
江南路,仅莼鲈劝客,竹马牵衣。还思。
探梅旧崦,终胜东阁追随。便寻常、猿鹤料也忘机。
相携。话鄂君被,湘娥瑟,怨抑谁知。
孤山去,且春阴就梦,冷语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