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浴日亭》
《浴日亭》全文
明 / 彭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弥明道士罗浮来,夜半重登浴日台。

山月影随藤杖去,菊花香伴酒杯开。

鲤鱼风落南溟小,铁狗云深北岭嵬。

莫谓韩苏人已远,手碑犹自未封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弥明道士夜访罗浮山的情景,以及他在浴日台上所见的自然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弥明道士罗浮来,夜半重登浴日台”,开篇点题,描述了弥明道士在夜晚探访罗浮山,并再次登上浴日台的情景。这里“夜半”、“重登”等词,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颔联“山月影随藤杖去,菊花香伴酒杯开”,进一步展开画面。山月的倒影随着道士手中的藤杖轻轻移动,菊花的香气与饮酒时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鲤鱼风落南溟小,铁狗云深北岭嵬”,继续扩展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鲤鱼在微风中轻舞,仿佛落入了遥远的南海;而铁狗则隐匿于云雾深处的北岭之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阔,也暗示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探索精神。

尾联“莫谓韩苏人已远,手碑犹自未封苔”,以韩愈、苏轼两位古代文学巨匠为例,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身处明代,但内心仍怀有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敬意。最后一句“手碑犹自未封苔”,则以手碑未被苔藓覆盖,象征着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希望后人能够继续探索和欣赏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彭遇
朝代:明

彭遇,又名端遇,字时可。顺德人。明世宗嘉靖八年(一五二九)进士。官休宁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
猜你喜欢

哭亡儿明道·其九

忆从南海帝,祷得石麒麟。

德薄难留汝,门寒每畏人。

徒然劳岳渎,不得照星辰。

夭折皆予罪,从何赎此身。

(0)

送严藕渔宫允还梁溪·其五

汝与鸳湖客,工为南宋词。

诗人多莫及,后辈有馀师。

旧曲惊双绝,新声妙一时。

小红低唱者,休被内家知。

(0)

赠二张太史

之子生京口,金焦秀色多。

文章若江水,万里下岷峨。

日月趋丹禁,双双鸣玉珂。

弟兄皆早达,花萼共婆娑。

(0)

咏怀

溪谷何清凉,回风以飘忽。

荷襦易凋零,不如服狐白。

旷土贵和同,蝉蜕仲尼迹。

凛凛冬冰凝,何如春冰释。

我已秽玄珠,离娄不能识。

我已摧号钟,师旷不能绎。

美人如游龙,纤腰日玄折。

一低而一昂,人以为臣妾。

(0)

李孝先就婚西村即事赠诗勉之二首·其一

百曲西村水,三春合卺杯。

夭桃花路近,连理树门开。

择对元难偶,题诗自得媒。

尊君风义在,朋旧总能来。

(0)

送张穆之还鲸山旧居二首·其一

老忆青山岂□归,临岐真恨此心违。

高楼莫听相催笛,前路犹悬未落晖。

草色入天遮别梦,江痕吞石溅絺衣。

鹤飞不肯栖华表,城郭年来想巳非。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