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无大小各分忧,可但专为七尺谋。
说著此身便非是,寄声多谢薛嘉州。
官无大小各分忧,可但专为七尺谋。
说著此身便非是,寄声多谢薛嘉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深含哲理。开篇“官无大小各分忧”,指出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担忧和责任。这句话表达了对官员责任感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每个角色都承担着不同的压力。
紧接着,“可但专为七尺谋”则转向个人层面,提醒读者无论外界如何变迁,重要的是要关注自身安全和未来。这“七尺”指的是人的身体高度,也象征着每个人的私人空间和生存需求。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句“说著此身便非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超越肉体束缚的情感。这句话暗示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存在状态。它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出世或隐逸的思想。
最后,“寄声多谢薛嘉州”则是诗人向薛嘉州表达感激之情。在这里,"寄声"意味着通过声音或文字传递信息,即通过诗歌来表达谢意。这种方式既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交往方式,也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交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官场和个人生活的复杂性,还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自我价值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县东有一境,号曰罗汉门。
此地称粤区,贼伺为巢屯。
陂头既败北,兔窟营孔殷。
爰集三千旅,旌旂飏风云。
伊谁献此策,苏逆计超群。
扬威齐奋武,一战弃甲奔。
乃复持两端,擒渠约官军。
嗟嗟苏大哥,狡猾犹如鼢。
原来豆变子,众唾不堪闻。
庭东一树桃,庭西数竿竹。
桃花春既秾,篱笋夏初绿。
爰有幽隐人,对之作迈轴。
桃竹向时荣,斯人甘淡薄。
饮露餍晨蔬,采摘不盈掬。
可当黄绮芝,霞炊石火熟。
可当夷齐薇,云煨青山斸。
鸿飞远冥冥,寥廓无曲局。
莫食田间粱,谁能任拘束。
所以君子修,清操常不辱。
渺兹澎湖岛,汪洋当巨浸。
哀哉澎湖民,颠连遭岁祲。
山势若浮鸥,泛泛无庇荫。其土多斥卤,其宅少荫?。
讨海以为食,刮井以为饮。
薯芋与杂粮,全凭雨漉渗。
贾舶一不通,居民口为噤。
去秋八九月,台飓无乃甚。
鼓浪成咸雨,飞洒等毒鸩。草根亦枯澜,牛羊先病?。
风伯日怒号,波涛苦击揕。
欲渔不敢出,欲籴无由赁。
东邻与西舍,死殇相哭临。
纵有贤司牧,力薄难为任。
驰书飞告急,呼天空哑喑。
吁嗟渤澥中,胡能同席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