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岸遗黎意自凄,滔滔何处武陵溪。
河流亦厌寒冰苦,不向东头尽向西。
夹岸遗黎意自凄,滔滔何处武陵溪。
河流亦厌寒冰苦,不向东头尽向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深刻感受与思考。"夹岸遗黎意自凄",开篇即以哀愁的氛围笼罩全诗,仿佛两岸的居民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之中。"滔滔何处武陵溪",诗人将眼前的河流与历史上的武陵溪相联系,武陵溪在文学作品中常与桃花源等美好意象相关联,此处却以“何处”一词,暗示了眼前景象与理想中的美好存在之间的距离,引发读者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
接着,“河流亦厌寒冰苦”,诗人赋予河流以情感,通过河流对寒冷的厌倦,表达了对严冬的反感,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中种种艰难困苦的不满与抗争。最后,“不向东头尽向西”,河流的流向似乎在告诉人们,它选择了向西而非向东,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可能寓含着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以及对某种方向或目标的追寻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末诗人在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危坐怒色含怒意,画工瞷之图献帝。
问其内讼过甚微,蹶者趋者碎茶器。
附火寒燎胁下衣,至肤始觉肤羹沸。
拊摩寿骨死犹未,一病再病命且既。
僵眠不听归私第,明朝学舍当丁祭。
文教肇开三百年,亦复应诏言修边。
边备实兵兵屯田,多用其言言可传。
其言可传行不得,若使上马去杀贼,隍中羌缚赵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