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杂遝共趋奔,两水萦回相吐吞。
树根尽迸石上走,山脚直下溪中蹲。
青烟僧舍高低屋,黄叶人家远近村。
闻有桃花垄上路,仙游何必问秦源。
群峰杂遝共趋奔,两水萦回相吐吞。
树根尽迸石上走,山脚直下溪中蹲。
青烟僧舍高低屋,黄叶人家远近村。
闻有桃花垄上路,仙游何必问秦源。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入两小口将过东坑》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生动画面。首句“群峰杂遝共趋奔”,形象地写出山峦起伏,仿佛众多峰峦竞相追逐奔腾,展现了山势的动态美。次句“两水萦回相吐吞”,则描绘了两条溪流曲折流淌,相互交织,如同生命的脉络在大地间蜿蜒。
“树根尽迸石上走,山脚直下溪中蹲”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树木顽强生长,根须穿透岩石,山脚则隐没于溪流之中,形成一幅自然生态的和谐画卷。接下来,“青烟僧舍高低屋,黄叶人家远近村”描绘了远处寺庙炊烟袅袅,近处村落黄叶点缀,展现出宁静的乡村生活气息。
最后,诗人以“闻有桃花垄上路,仙游何必问秦源”作结,表达了对桃花盛开的小径的好奇与向往,暗示出对超脱尘世、寻访仙境的隐逸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长安久羁宦,门巷绝卿舆。
朝绶徒云忝,宾綦日已疏。
何为趋玉趾,乃肯眷蓬庐。
九棘历华选,四环承庆馀。
频叨范叔赠,时取长卿书。
清晤辄穷景,高谈宁爨苏。
夫何苦吏役,忽尔怆离居。
交臂愿从子,盍簪嗟弃予。
梁郊春草后,巩树夏云初。
安石访吟社,少游乘泽车。
一官方效智,万里乍纡途。
雅节鄙时尚,高才凌太虚。
奏篇希乙览,刷羽迟南图。
行矣姑自爱,汉家方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