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人事顺天时,九月才更即授衣。
可笑索裘临岁晚,履霜犹自未知几。
从来人事顺天时,九月才更即授衣。
可笑索裘临岁晚,履霜犹自未知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顺应自然、顺应天命的生活态度。"从来人事顺天时,九月才更即授衣"表明诗人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节气,不必过早准备冬衣,只需在秋风送爽的九月换上厚衣即可。这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体现了一种简约而泰然的生活哲学。
"可笑索裘临岁晚,履霜犹自未知几"则是对那些到年底才急于寻找冬衣的人进行的讽刺。"履霜"指的是脚踏霜冻,这些人即便已经感受到了寒冷,但却仍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多少衣服来御寒。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些不懂得预备和安排生活的人的嘲讽,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生活智慧。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淡远,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
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
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
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
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
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
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
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
自陇头垂谱,调鼎传家,典刑犹有。
岁岁芳期,报小春时候。
仙骨非凡,生香不断,标格蕙兰右。
江路孤山,水边雪际,为渠诗瘦。
白玉堂前,青毡席上,孰谓无人,有如此酒。
得意春风,且占万花首。
会看常娥,移栽月殿,肯向桂华后。
应笑家林,枯松厌蹇,岁寒堪友。
指梅花雪片,问讯八窗,南枝开未。
一点春风,消息岭头寄。
太白精神,广平韵度,是岂众芳拟。
东阁吟边,水清月淡,不妨游戏。
犹记双湖,几番初度,持酒相期,已花为比。
鼎味家传,须向玉堂里。
吏隐南昌,未应高兴,香在岁寒际。
倩取瑶姬,花前一唱,寿吾仙李。
自鹫峰曾见,金粟如来,犹有英烈。
碧玉琅玕,点缀碎琼屑。
不御纷华,独餐沆瀣,比众芳殊别。
好向凉宵,无风无雨,宜露宜月。
身在山中,名香天下,全似幽人,一种修洁。
解使多愁,对此亦纾悦。
绿绮窗前,乌云鬓侧,休为玉人折。
剩赋新词,满倾佳醑,为成三绝。
大不逾粟许,飘散人间,直恁清烈。
管领芳樽,底事不渠屑。
中夜庭前,小山丛畔,韵度从来别。
那更今年,留连秋色,将傍菊月。
堪羡纱窗,胆瓶斜浸,浅酌低讴,人花双洁。
恼杀多情,一见一回悦。
生怕朝来,梧桐过雨,把花神摧折。
倩取骚人,黄香作传,笔未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