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南方候,贞光大火天。
流金空畏日,堕水忽惊鸢。
掌露凉难挹,心瓜疾未蠲。
鵩妖卑湿地,魃虐蕴隆年。
虚谷全收籁,焦原欲出烟。
洪炉方扇物,何处预陶甄。
溽暑南方候,贞光大火天。
流金空畏日,堕水忽惊鸢。
掌露凉难挹,心瓜疾未蠲。
鵩妖卑湿地,魃虐蕴隆年。
虚谷全收籁,焦原欲出烟。
洪炉方扇物,何处预陶甄。
这首诗描绘了酷热夏日的景象和人们对待炎热天气的心情。"溽暑南方候,贞光大火天"直白地表达了南方特有的闷热季节,太阳似烈火般炙烤着大地。"流金空畏日"则形象地将炎炎夏日的阳光比作熔化的黄金,人们对其敬而远之。"堕水忽惊鸢"可能是在形容水面被炙热所逼,鱼儿惊慌失措。
"掌露凉难挹"表达了即便是清晨的露珠也因酷热而迅速消散,无法汲取。"心瓜疾未蠲"则是在说夏日西瓜虽甜,但也抵不过炎热,吃之无暇。"鵩妖卑湿地"和"魃虐蕴隆年"两句,可能在描绘酷热给人们带来的灾害,如瘟疫流行。
后半首诗则转向对抗酷热的愿望。"虚谷全收籁"可能是在说希望能有个避暑的地方,而"焦原欲出烟"则表达了大地因热而干裂,甚至想要冒烟的迫切感受。"洪炉方扇物"形象地将炎热比作炽热的熔炉,而"何处预陶甄"则是在询问在哪里可以找到避暑之所,以像陶甄般逃离这酷热。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表现了夏日炎热带来的不适与人们对于清凉的渴望。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
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我见云山善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
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