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讯,炊香蛇尾闻。

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江上所见的自然景色与生活片段,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渐见寒流阔”,描绘了江水逐渐变得宽阔,寒意渐浓的景象,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居人两岸分”则展现了江边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与江水相依,各自在自己的岸上生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共生关系。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清澈与山色的苍翠。潭水倒映着石头的轮廓,山峰的影子在云层中轻轻摇曳,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美丽画卷。

“渔得沙头讯,炊香蛇尾闻”描绘了渔民在沙洲上忙碌的情景,以及炊烟袅袅升起,香气四溢的温馨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生活的气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留恋和对孤独的感慨。这里的“风味熟”既指对江上生活的熟悉和喜爱,也暗含了对与世隔绝、远离人群的孤独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复杂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上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内心对这种生活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点绛唇.九日遄赴苏州市人民代表会议,用东坡韵作

照眼青红,此回绝胜龙山宴。绣塍芳甸。

不尽舆图观。何用登高,百里行程半。横塘远。

影投波乱。我共西飞雁。

(0)

双燕儿

红葵临砌夭斜。晚风动,袅枝花。

依依折断,含愁寄与,何处天涯。

几番待写金奁句,笑丽情、都付谁家。

相思未减,可应病例,减尽才华。

(0)

声声慢.读涉江词,和其闻日本败降之作

伶俜身世,漂泊风尘,十年江上偷安。

捷报争飞,起看锦绣川原。

高歌杜陵佳句,卷诗书、收涕成欢。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夜半行船。

谁道依然留滞,费熏炉重熨,料理春寒。

楚尾吴头,魂随潮信空还。

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

待剪烛,梦西窗、閒话夜阑。

(0)

四园竹

高梧悴叶,阵阵点朱扉。

藓阶露湿,荷沼镜平,凉月穿帏。

幽怨多,空寄托,青琴响里。此情常怕人知。最凄其。

谁怜瘦损萧郎,淹留误了心期。料向湘波寄泪。

清夜挑镫,更续秋辞。千万纸。路断绝,还愁凤讯稀。

(0)

临江仙.泛舟有忆

一片银塘菱镜影,多情曾照惊鸿。

柳烟漂梦两朦胧。水花无赖甚,还斗脸霞红。

西去斜阳东去水,相逢直恁悤悤。

五湖心事冷秋蓬。愁丝吹不散,负却白蘋风。

(0)

徵招.咏佛手柑

魫窗幻出兜罗样,蟠根倘依初地。

浅笑想拈花,似天龙舒指。

一龛灯影里,待重话、雪天金臂。

證果何年,戒香新领,夜寒如水。密意。

和沈檀,低擎处、犹含露盘秋泪。

淰淰逗霜馨,认酥黄波腻。倦情凭忏绮。

料轻负、凤州残醉。冷吟罢,悄敛姜芽,耐点茶馀味。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