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苍龙雪正消,太清宫殿转空寥。
案前宝鼎斟明水,仗外华灯烛庆宵。
关塞只传青海捷,佩环空散紫宸朝。
可怜方朔金门待,听得霓裳杂凤箫。
日上苍龙雪正消,太清宫殿转空寥。
案前宝鼎斟明水,仗外华灯烛庆宵。
关塞只传青海捷,佩环空散紫宸朝。
可怜方朔金门待,听得霓裳杂凤箫。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燕京书事(其二)》描绘了冬日里京城的景象。首句“日上苍龙雪正消”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太阳升起,冰雪开始消融,暗示春天将至,龙的形象寓言皇城气象。次句“太清宫殿转空寥”则写出雪后宫殿的寂静与空旷,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第三句“案前宝鼎斟明水”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宫中日常,宝鼎盛着清澈的水,可能用于祭祀或朝会,体现了宫廷礼仪的庄重。第四句“仗外华灯烛庆宵”则转而描绘夜晚的繁华,华灯璀璨,庆祝佳节的气氛浓厚。
接下来两句“关塞只传青海捷,佩环空散紫宸朝”,通过边塞传来胜利的消息和宫中佩环声的消失,展现了国家的安宁与君主的威严。最后一句“可怜方朔金门待,听得霓裳杂凤箫”以方朔等待召见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以及对音乐之声的欣赏,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带有诗意的想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京的冬日风光和宫廷生活,展现出皇家气象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台阶抽得冒荣身,且喜西都见故人。
仪世瑞鹓曾接翼,论交寒柏不知春。
樽前高意青云旧,鉴里流年白发新。
争奈诏书催上道,谈犀从此日生尘。
汉川影落鹦鹉洲,金山钟到多景楼。
老龙几载卧寒碧,中间不断万古流。
晚来雪浪大如屋,澎湃舞我一叶舟。
舟移岸转知何处,离离烟草令人愁。
说与渠侬莫倚柁,转帆别浦盍少休。
此图此景俱可惜,展玩不足空白头。
家在江水发源处,何时还我旧菟裘。
裹将破帽凤山游,凤去台空余古丘。
白发尚能今日客,黄花祗作故园秋。
天浮渭北荒荒杳,江入旴南隐隐流。
我始欲愁君且莫,人生何处是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