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资政吴育侍郎见赠》
《次韵和资政吴育侍郎见赠》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台阶抽得冒荣身,且喜西都见故人。

仪世瑞鹓曾接翼,论交寒柏不知春。

樽前高意青云旧,鉴里流年白发新。

争奈诏书催上道,谈犀从此日生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zhèngshìlángjiànzèng
sòng / sòngxiáng

táijiēchōumàoróngshēnqiě西dōujiànrén

shìruìyuāncéngjiēlùnjiāohánbǎizhīchūn

zūnqiángāoqīngyúnjiùjiànliúniánbáixīn

zhēngnàizhàoshūcuīshàngdàotáncóngshēngchén

注释
台阶:阶梯。
冒荣身:充满荣耀。
西都:西京。
故人:老朋友。
仪世:世间。
瑞鹓:比喻有德才的人。
接翼:齐飞。
寒柏:形容坚贞不屈。
不知春:不觉岁月流逝。
樽前:酒杯之前。
高意:豪情。
青云旧:旧时的云端豪情。
鉴里:镜中。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
诏书:皇帝的命令。
催上道:催促启程。
谈犀:谈笑如犀利的言辞。
生尘:成为尘封的历史。
翻译
我登上台阶,心中充满荣耀,欣喜在西京遇见老友。
回忆起昔日共事的时光,如同鹓鹭齐飞,与你交往如冬柏般坚韧,不觉岁月已流转。
杯酒之间,旧时豪情犹在云端,镜中映照出新添的白发。
无奈皇命催促,即将启程,今后的交谈恐怕只能成为尘封的记忆。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故人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台阶抽得冒荣身,且喜西都见故人”描绘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温馨场景,通过“台阶抽得”来形容春天草木的生长,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仪世瑞鹓曾接翼,论交寒柏不知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交游的怀念。其中,“仪世瑞鹓”指的是贵族或高官的象征性物品,而“曾接翼”则隐喻与高官或者尊贵之人的交往。“论交寒柏不知春”表达了一种即使在严冬,寒冷如柏树,也不影响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温暖。

第三句“樽前高意青云旧,鉴里流年白发新”中,“樽前高意”指的是饮酒时的心境和情感,而“青云旧”则是对过去美好的追怀。“鉴里流年白发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自己已渐渐步入老年的感慨。

最后,“争奈诏书催上道,谈犀从此日生尘”显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无奈和对朝廷命令的不得不服。其中“诏书”是皇帝颁布的命令,而“催上道”则表明诗人不得不迅速响应。“谈犀从此日生尘”中的“谈犀”是一种仙兽,常用以比喻高洁脱俗的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者是诗人自己,而“从此日生尘”则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友谊、时光流逝以及仕途无奈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薛万钟由生员改充从予入朝将归携轴乞诗爰书勉之二首·其二

出门便是有风波,忠信平生奈尔何。

操柁正时舟自正,漫从箕斗泛银河。

(0)

别林冬岭二首·其一

甘霖已见三春洽,仗剑何当伏暑行。

天上浮云随去住,独怜碑泪滴苍生。

(0)

寄新兴诸子二首·其一

缥缈罗浮紫翠巅,新州腾步忆诸贤。

分携莫论当时事,记取黄龙古洞天。

(0)

右与杨时哲·其一

政府几年仍陋室,官居今见有高楼。

和衷幸借同寅力,亦汝殷勤解董修。

(0)

南安赠主东朱秀才

四十年来几度过,向时青鬓已成皤。

风云天上都归幻,岁月人间浪掷梭。

故旧交游经眼改,新知投话觉情多。

清尊又作长亭别,指点梅关共啸歌。

(0)

过玉山憩杨五一先月楼赋谢

常山朝趁玉山程,揽辔东风雨正晴。

烟树半开笼月影,石梁湍湃隐雷声。

新城关镇知安乐,浪迹江湖笑草萍。

侦报不须劳候吏,道旁东主解相迎。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