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将破帽凤山游,凤去台空余古丘。
白发尚能今日客,黄花祗作故园秋。
天浮渭北荒荒杳,江入旴南隐隐流。
我始欲愁君且莫,人生何处是吾州。
裹将破帽凤山游,凤去台空余古丘。
白发尚能今日客,黄花祗作故园秋。
天浮渭北荒荒杳,江入旴南隐隐流。
我始欲愁君且莫,人生何处是吾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色山水图。开篇"裹将破帽凤山游,凤去台空馀古丘",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穿着破旧的帽子游历凤山,却见凤凰台已空寂,只剩下古老的土丘。这里凤凰台象征着昔日的辉煌与繁华,而今皆成过往。
接着"白发尚能今日客,黄花祇作故园秋",诗人自述虽已白发苍苔,但仍然能够在今日作为行客游历。黄花指的是菊花,它们在秋天盛开,却只能成为诗人故园中秋色的点缀。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于故土的深切情怀。
"天浮渭北荒荒杳,江入旴南隐隐流"描绘了一幅开阔的自然景观。渭河和旴水在这里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自然界,而它们的流向则隐约不见,给人一种无边界的感觉。
最后"我始欲愁君且莫,人生何处是吾州",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困惑和对于归属感的追问。这里的“愁”字承载着深深的情感,而“人生何处是吾州”则是对生命意义和个人根基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凤山的游历,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对自然的融合以及对生命真谛的追问,是一篇蕴含深意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