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台殿列金银,草色湖头绿渐匀。
白傅堤前题柳客,陆侯祠畔卖花人。
连峰黛簇婵娟髻,满路香飞叱拨尘。
四百旗亭游未半,遥看斜日堕红轮。
千山台殿列金银,草色湖头绿渐匀。
白傅堤前题柳客,陆侯祠畔卖花人。
连峰黛簇婵娟髻,满路香飞叱拨尘。
四百旗亭游未半,遥看斜日堕红轮。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的壮丽景色与人文风情。首句“千山台殿列金银”,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峦与宫殿的辉煌,仿佛金银堆砌而成,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氛围。接着,“草色湖头绿渐匀”则转而细腻地描绘了湖边草色的变化,由深绿逐渐过渡到浅绿,呈现出一种和谐渐变的美。
“白傅堤前题柳客,陆侯祠畔卖花人”两句,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与日常生活场景,白居易的堤岸上,游人题写柳树,陆羽的祠旁,有人在售卖鲜花,既体现了文人的雅兴,也展现了民间的热闹景象。
“连峰黛簇婵娟髻,满路香飞叱拨尘”进一步描绘了山峰与道路的景象,山峰如同女子的发髻,青翠欲滴,香气弥漫在道路上,仿佛是马蹄踏过尘土所带起的芬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四百旗亭游未半,遥看斜日堕红轮”以数字“四百”强调了游人的众多,即使已经游历了四百座酒楼,但仍未尽兴,表达了人们对美景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远处夕阳西下,一轮红日缓缓沉落,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既有壮丽的山川,又有生动的人情,是一幅生动的西湖画卷。
方春花气苏,谁忍犯霜晓。
漫山千树桃,缩颈听春鸟。
独此开数株,此桃也不小。
晨霞碎林霏,绛雪压枝袅。
梅魂正零落,月影夜悄悄。
陈新接物态,俯仰映池沼。
蓬莱有大桃,岁月较多少。
自从偷儿得,弱水隔浩渺。
且与倾绿尊,乍见喜围绕。
尚有芥子微,须弥寄毫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