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这首诗《凯歌》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所作,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诗中充满了豪情壮志,表达了在面对敌人时,将士们团结一致,以忠义为本,勇往直前的决心。
“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众志成城的力量,仿佛连巍峨的大山都能被撼动,强调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进一步阐述了忠诚与正义的力量,其气势如冲破天际的星辰,象征着高尚品质的崇高与伟大。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表现了主将与士兵之间的深厚情感,如同亲人一般,体现了领导者的威望与士兵的忠诚。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说明了军纪严明,任何违反军法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
“号令明兮赏罚信”,表明了军队的管理严格而公正,赏罚分明,确保了军队的高效运作。
“赴水火兮敢迟留”,表达了将士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敢无畏,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绝不退缩。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体现了将士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战的决心,既是对上层统治者的尊重,也是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关怀。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最后表达了对抗敌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功名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建立在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上,而非个人私利。
整首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是戚继光及其将士们英勇事迹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后世的一种激励和鼓舞。
金萱两树,是姊妹花枝,同根连理。小春至矣。
正梅香岭上,酒香瓮底。设帨良辰,争羡名门御李。
莱衣戏。弄周甲古稀,先后能记。庆象贤竞美。
有令子文孙,兰苕瑜珥。鹊声报喜。
认婺星分野,斗牛宫里。吹到双成,管取玉笙洗耳。
曲终未。顾洪崖、捧觞而起。
滴露研朱,临池洗砚,写来韵本争传。
笑上头夫婿,未渡蓝桥。
除是三生修到,消艳福、能遇神仙。
超出那、尘寰欲海,忍利情天。翩跹。
鹤声嘹亮,环佩响月中,想像婵娟。
疑素娥仙子,尚在人间。
轻把天机宣泄,遂成就、一段因缘。
今宵也,中秋良辰,人月团圆。
不尽凄凉,那一片、太原焦土。
曾眼见、疆臣完节,藩臣囚虏。
远别山河汾水雁,空谈风月王家麈。
问人间、何地是桃源,归来赋。鼙鼓急,淋铃雨。
禅让诏,民权主。望燕云深处,觚棱如故。
落日宫门鸦乱噪,将军第宅酣歌舞。
愿从今、莫再动兵戈,苍生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