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这首诗描绘了蜉蝣(一种小型甲虫)的形象,以此比喻人的忧愁和劳碌。诗中“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一句,不仅写出了蜉蝣细微的外表,更通过“楚楚”来形容其看似精美却又不免显得有些单薄无力,暗示了人的忧愁心情。接着,“心之忧矣,于我归处”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思念归宿之所在。
第二部分“蜉蝣之翼,采采衣服”继续以蜉蝣的形象来比喻人勤劳地工作,不断地为生活积累和准备。这里,“采采”一词描绘出了蜉蝣忙碌不息的场景,同时也映射出人的辛勤和忧虑。“心之忧矣,于我归息”则是对前述劳作之后渴望得到休息和安宁的心声。
最后,“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中,“掘阅”形象地描述了蜉蝣挖掘穿梭的行为,而“麻衣如雪”则强调了其数量之多,如同冬日里飘落的雪花。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增强了诗中的意象,使读者更加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艰辛和劳碌的描绘。“心之忧矣,于我归说”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把所有的忧愁和思念都寄托在对归宿的向往中。
整首诗通过蜉蝣的形象,展现了人生劳碌与内心忧虑的双重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帘幕重重日影移,栏杆曲曲晓云垂。
绿杨窗外莺啼夜,青草池边燕语时。
莺啼燕语芳春早,飘落杨花满春草。
辽阳征客心独伤,东邻美人亦断肠。
不堪西路音尘绝,愁对东风罗绮香。
时时抽妾相思绪,织作衣裳送君去。
回文织罢情转真,请看此物为妾身。
枝上杨花枕边泪,一夜东风两相坠。
此时君若见杨花,妾与杨花共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