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栝柏杉松地,得与游人坐夕凉。
六月将秋仍病暑,众嚣宜荈一浇肠。
晚来栖息能相过,举国劬劳自未央。
到此不无林木叹,士夫名节独寻常。
苍然栝柏杉松地,得与游人坐夕凉。
六月将秋仍病暑,众嚣宜荈一浇肠。
晚来栖息能相过,举国劬劳自未央。
到此不无林木叹,士夫名节独寻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苍然栝柏杉松地,得与游人坐夕凉。”这里通过对树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和谐的氛围,"苍然"一词形容树木郁郁葱葱,"栝柏杉松"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不同树种的细致观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敬意。"得与游人坐夕凉"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其他游人一起享受着清凉的傍晚时光。
接着,“六月将秋仍病暑,众嚣宜荈一浇肠。”这里写出了夏末初秋之际,天气依旧炎热,人们都感到身体不适。"六月将秋"指的是农历六月,正值夏季的尾声,但温度依然高企。"病暑"即中暑,形容人们在酷热中的不适感。而"众嚣宜荈一浇肠"则是说人们因为天气炎热,需要找些方法来解渴消暑,比如饮用清凉的汤药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再看“晚来栖息能相过,举国劬劳自未央。”诗人在傍晚时分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栖息休憩,这里"晚来"指的是黄昏时候,而"栖息"则是指寻找一处可以休息的所在。"能相过"表明诗人与他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共鸣和理解。而后半句"举国劬劳自未央"则表达了一个更为深远的视角,整个国家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工作着,没有停止的迹象。
最后,“到此不无林木叹,士夫名节独寻常。”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不禁发出感慨,对于那些追求名节和道德的士大夫来说,他们总是寻找着不为人知、平凡而又真实的生活方式。"到此"指的是诗人来到了这个地方,而"林木叹"则是一种景象描写,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他对那些坚守道德和节操的人表示赞赏,这些人在喧嚣尘世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过着不为外界干扰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道德坚守的向往。
一经蚤已愧家传,三尺犹思绝并缘。
位下故知难及物,业荒空复度流年。
要求庙令作归计,未必上公能记怜。
多谢为僚不相弃,连朝枉赠有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