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开口又成剩语,不开口又成增语,发机须是千钧弩。
草店家风别,翻云又覆雨。
若是陶渊明,攒眉便归去。
才开口又成剩语,不开口又成增语,发机须是千钧弩。
草店家风别,翻云又覆雨。
若是陶渊明,攒眉便归去。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慧性所作的偈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首句“才开口又成剩语,不开口又成增语”寓言了言语的困境,表达出言行之间难以把握分寸的微妙之处,暗示了智慧和沉默的辩证关系。"发机须是千钧弩"进一步强调行动或表达应如强弓劲弩,精准有力。
接下来的“草店家风别,翻云又覆雨”形象地描绘了世事无常,人心难测,如同草屋主人的态度忽冷忽热。最后两句“若是陶渊明,攒眉便归去”,以东晋诗人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如果身处这样的境地,宁愿皱眉离去,保持内心的清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以及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虎头盘绶贵垂绅,青组名郎领郡频。
画鹢千艘随下濑,听鸡五鼓送行人。
楚波漾楫萍如日,淮月开舲蚌有津。
千里壶浆民咏溢,樯乌旟隼下汀蘋。
花扑鞭梢,风吹衫袖,马蹄初趁轻装。
都城渐远,芳树隐斜阳。
未惯羁游况味,征鞍上、满目凄凉。
今宵里,三更皓月,愁断九回肠。
佳人,何处去,别时无计,同引离觞。
但唯有相思,两处难忘。
去即十分去也,如何向、千种思量。
凝眸处,黄昏画角,天远路岐长。
人生久矣无百年,六十七十已为寿。
嗟予忽忽蹈此境,衰发如蓬面枯瘦。
孤松摧折老涧壑,病马凄凉依栈豆。
尚无筹策活目前,岂有功名付身后。
壁疏风入灯焰摇,地炉火尽寒萧萧。
胸中白虹吐千丈,庭树叶空衣未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