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此休暇,物境俱萧然。
幽磬时一响,闲庭无杂喧。
春风林中度,桃李满窗前。
未能游方外,数与静者便。
秉姿类绝俗,学道未忘筌。
往志谓易竟,来日遂迁延。
踪迹一系此,当为同心愆。
何为此休暇,物境俱萧然。
幽磬时一响,闲庭无杂喧。
春风林中度,桃李满窗前。
未能游方外,数与静者便。
秉姿类绝俗,学道未忘筌。
往志谓易竟,来日遂迁延。
踪迹一系此,当为同心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人置身于希夷道院,感受到的是物我两忘的境界。"何为此休暇,物境俱萧然",开篇即点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清寂相融合的状态。"幽磬时一响,闲庭无杂喧",通过钟声的悠扬和庭院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诗人以自然界的春风吹过林间,桃李花开满窗前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美好和谐共存。"未能游方外,数与静者便",表达了诗人虽未能真正遁入空门,但与志趣相投之人相聚,也足以慰藉心灵。
"秉姿类绝俗,学道未忘筌",诗人自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道的追求,虽未完全忘却修行的法门,但已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质。"往志谓易竟,来日遂迁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深思熟虑的态度。
最后,"踪迹一系此,当为同心愆",诗人感叹自己被当前的生活所束缚,未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前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局限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内心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境界。
二年前、鸳湖曾到,斜阳来问烟雨。
那时犹记春归后,满地落花如絮。怀往古。
便解得凄凉,解得伤心赋。沉吟不语。
听衰柳鸣蝉,声声细碎,似识悲秋苦。休重数。
更惹今番酸楚。此游兼乏俦侣。
无心久向空庭玩,独倚阑干容与。君看取。
剩有这、枯荷数梗临风舞。不成情绪。
去败壁颓垣,几回寻觅,尚写旧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