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七夕。用秦少游韵联句》
《鹊桥仙.七夕。用秦少游韵联句》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星期七夕,人间天上,玉沾金风几度。

当时佳约等閒看,赚老去、风怀无数。

尊前擪笛,花间索句,迷却采莲归路。

银河倒映旧针楼,怅盼断、帘栊朝暮。

(0)
鉴赏

这首词以"鹊桥仙"为词牌,七夕为题材,融入了秦观的韵律,展现了陈方恪独特的文学风格。词中描绘了七夕之夜,人间与天上的相会,月光如玉,金风微拂,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作者借佳期如约而至,却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那些曾经的欢愉和诗意在眼前变得稀疏。

"尊前擫笛"和"花间索句"两句,形象地刻画了诗人醉心于音乐和诗词的场景,然而这却让他迷失了回家的路,暗示了情感的纠葛和生活的迷茫。"银河倒映旧针楼"一句,将现实与神话相结合,银河倒影在古老的楼阁之上,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怅盼断、帘栊朝暮"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惆怅,以及对每日清晨到傍晚的孤独守望,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七夕节的传统意蕴,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和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蛙齐

渴饮尝不足,凿井偶清疏。
井边旧墙屋,涂墍为我居。
念彼作者劳,容膝已有余。
开窗近檐楹,天光满图书。
汲水屡洒扫,尘去延空虚。
外洁内亦清,体胖气加舒。
顷怀陷中蛙,乐岂羡虾鱼。
相群宅新府,文木森周庐。
侯门多结驷,赐金每论车。
身外无我亲,傥来物固疏。
日食夜以息,大小则皆知。
况无百岁人,贵贱同丘墟。
但可蔽风雨,且以永居诸。

(0)

初赐幡胜戏和诸公二首

镂幡剪胜喜倾朝,不问纡蓝与珥貂。
群玉参差排晚日,万花琐碎动春霄。
蕙风已转东郊绿,柳雪犹低北苑条。
从此恩波与温律,并随歌颂入咸韶。

(0)

数诗分题二首

一邑临襄汉,青衫正少年。
二毛侵鬓发,披雾始窥天。
三接龙光远,瞳眬白日边。
四门方杂沓,羔雁贲林泉。
五斗安微禄,虽贫志浩然。
六韬聊自试,有策佐平燕。
七札穿强弩,诸君必凯旋。
八荒驰贡篚,恩旨罢戈鋋。
九九期君用,惭非命世贤。
十官何敢望,於此卜归田。

(0)

次韵和邓慎思谢刘明复重画道林秋景二首

铃齐清话未更端,一埽禅林景趣完。
缥缈已装新殿塔,萦纡仍引外峰峦。
冷风有意生空阔,密雪无声下广寒。
平昔所游今在眼,凄凉疑是梦中看。

(0)

伏中作二首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余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搏,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0)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

半掩船逢天淡明,飞帆已背岳阳城。
飘然一叶乘空度,卧听银潢泻月声。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