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亭前万柳斜,不堪攀折寄天涯。
悲凉关塞萧萧马,冷落江村点点鸦。
荒草有情偏惹恨,夕阳何处更飞花。
几声断续哀蝉曲,寒倚柴门处士家。
长短亭前万柳斜,不堪攀折寄天涯。
悲凉关塞萧萧马,冷落江村点点鸦。
荒草有情偏惹恨,夕阳何处更飞花。
几声断续哀蝉曲,寒倚柴门处士家。
这首清代诗人吴文炳的《秋柳》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日景象。首句“长短亭前万柳斜”,以长短交错的亭子和随风飘摇的柳树,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不堪攀折寄天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无法通过折柳这种传统的送别方式传达。
接下来的两句,“悲凉关塞萧萧马,冷落江村点点鸦”,将视线转向远方的边塞和近处的村庄,马匹的嘶鸣声和乌鸦的零落,增添了画面的孤寂与悲凉。"荒草有情偏惹恨",借荒草的茂盛生长来寄托愁绪,而“夕阳何处更飞花”则暗示着时光流逝,美好不再。
最后两句,“几声断续哀蝉曲,寒倚柴门处士家”,以哀蝉的叫声和孤独的处士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秋柳、边塞、村庄、荒草、夕阳、哀蝉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清秋时节的悲凉与离愁,情感深沉而动人。
夷陵虽小邑,自古控荆吴。
形势今无用,英雄久已无。
谁知有文伯,远谪自王都。
人去年年改,堂倾岁岁扶。
追思犹咎吕,感叹亦怜朱。
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
清篇留峡洞,醉墨写邦图。
故老问行客,长官今白须。
著书多念虑,许国灭欢娱。
寄语公知否,还须数倒壶。
偶来花下聊散策,落英满地珠为席。
绕花百匝不忍归,生怕幽芳怨孤寂。
仰头欲折一枝斜,自插白鬓明乌纱。
傍人劝我不用许,道我满头都是花。
初来也觉香破鼻,顷之无香亦无味。
虚疑黄昏花欲睡,不知被花薰得醉。
忽然细雨湿我头,雨落未落花先愁。
三点两点也不恶,未要打空花片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