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北许多山,到处登临得凭栏。
老木渐丹霜有信,怒涛冲岸水生寒。
倦游半世乌三匝,往事千年指一弹。
落日正西催上马,依依回首问长安。
江南江北许多山,到处登临得凭栏。
老木渐丹霜有信,怒涛冲岸水生寒。
倦游半世乌三匝,往事千年指一弹。
落日正西催上马,依依回首问长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登清凉台寺》,它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台,眺望远方山川的景象,抒发了对往昔岁月和历史沧桑的深沉感慨。诗中通过“江南江北许多山”一句,就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广阔的自然画卷,让人仿佛可以看到层叠的山峦绵延至远方。
接下来,“到处登临得凭栏”则透露出诗人游历中的情感体验,凭栏而立,感慨万千。"老木渐丹霜有信"一句,通过对老树和霜雪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情绸意绪,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岁月沧桑的深刻感受。
而“怒涛冲岸水生寒”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冷峻之美,激流拍岸,水花飞溅,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感觉,这种描写增添了一种动态和生机,让画面更加立体。
“倦游半世乌三匝”一句,用了一个数字典故,表达诗人的游历经历之广泛和时间之悠长,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旅途劳顿、心情倦怠的情绪。“往事千年指一弹”则是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将千年的历史浓缩在一瞬间,通过拈弦一声,唤起无限的思考和回忆。
最后两句“落日正西催上马,依依回首问长安”,诗人面对着夕阳西下,心中涌动着对远方长安城的思念。这里的“依依”传递了一种不舍、不甘离别的情感,而“问长安”则是对故土、对历史深处情感的提问,是一种文化的共鸣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历史思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溯江风帆平,指日陟滕阁。
回首石城隅,离筵便成昨。
识君馀十年,浑不露锋锷。
其外每訚訚,而内加榆约。
岂惟铨司良,家食心倾藿。
兹当参藩初,胡可寻常度。
夏侯饱经术,训诰精噩噩。
彼俗楚乃佻,犹未殷民恶。
胸蟠保釐说,炳若青与雘。
以之著行事,铺张自宏廓。
善治减征徭,好古访沦落。
堂堂瑚琏姿,终焉清庙托。
况今不次徵,方面迹联络。
舍此来群疑,谓未堪盘错。
薇花映官僚,寅恭相画诺。
同急苍生忧,同后天下乐。
吾衰一系匏,念及书频作。
毋令金玉音,慰我门罗雀。
强颜滞周南,宦情已秋薄。
白露褪红衣,亭亭挺寒碧。
污泥乍相辞,众果何敢敌。
倒持若覆杯,平放如架帻。
折茎脆连丝,啖实甘流液。
味带湖波鲜,态含溪雨侧。
蜂巢开户牖,蚕茧谢洴澼。
倩兮笑靥多,骈尔钉头积。
谁知心独苦,却讶纹常襞。
樽前忆吴歌,老去伤国色。
何惭登鼎俎,自可利胸膈。
载来马蹄圆,剜出鱼眼赤。
谪仙号犹存,濂溪爱非假。
奴视栗与梨,句赏主为客。
时新想南濠,土产誇东漷。
水神怒擎拳,溪女采留迹。
感子遗瑶琼,深情在乡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