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桐江三绝·其三》
《过桐江三绝·其三》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流水高山得趣时,好音政不要人知。

绝弦此意谁能会,未必尽因钟子期。

(0)
鉴赏

这首诗《过桐江三绝(其三)》由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通过“流水高山得趣时,好音政不要人知。绝弦此意谁能会,未必尽因钟子期”四句,巧妙地表达了对音乐与知音之间深刻情感的思考。

首句“流水高山得趣时”,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流水潺潺,高山巍峨,暗示着自然之美的独特韵味。这里的“得趣”不仅指欣赏自然之美的乐趣,更蕴含着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与感悟。

次句“好音政不要人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好音即美妙的音乐,但这种音乐却似乎并不为世人所知,暗示了音乐艺术在传播与理解上的局限性,以及真正能领略其魅力的人可能寥寥无几。

第三句“绝弦此意谁能会”,借用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音乐与知音之间的深厚情感。绝弦意味着断绝琴弦,以此来表达对知音逝去的哀悼或对音乐艺术的极致追求。然而,这样的深意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这句诗强调了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的情感隔阂。

最后一句“未必尽因钟子期”,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反思。它指出,音乐的魅力和价值,并不仅仅因为遇到了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而得以体现,而是源于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普遍情感和人类共通的审美体验。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其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而不完全依赖于特定的欣赏者或情境。

综上所述,《过桐江三绝(其三)》通过自然景观、音乐艺术和知音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本质、审美体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层联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骤寒

四拥苍云拂浪惊,北风飞下海涛声。

水摇冰骨冻未得,雨作雪花开不成。

玉匣宝刀锋欲折,铁衣战骑力还生。

杏梢柳叶无聊赖,为祝鸣鸠探晚晴。

(0)

衰疾

大梦为生固有涯,屡攻衰疾可惊嗟。

时于耳窍啸秋蚓,并向目睛飞黑花。

门外挂罗同翟尉,座隅占鵩类长沙。

支离犹食三钟粟,买取涢溪好住家。

(0)

送宋屯田之湖南转运判官

绿绶郎官笑白头,更携龙节领诸侯。

抟风初击三千水,投刃方排十二牛。

行色未抛京洛地,先声已压洞庭秋。

汉家刺部官虽小,一鉴寒冰照八州。

(0)

往年与刘元忠诸公寻春夜归今兹卧病感而成篇

已醒又醉倦游客,乍雨却晴寒食天。

共系紫骝芳树下,却随红烛落花前。

层城已报黄金锁,外苑犹贪碧草眠。

明月春风依旧好,竹溪散尽酒中仙。

(0)

閒闷

閒闷万千缕,金刀不可裁。

逢人心不记,见酒眼方开。

乱梦无时断,残春数日回。

东风固相恼,时送落花来。

(0)

汴河夜行

汴流长恐日夜落,夜行愁杀刺船郎。

橹声惊破老龙睡,船底触翻明月光。

大儿灯下寻难字,小女窗间学剪裳。

自笑病夫无所事,一尊身世两相忘。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