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瑞何曾乏,毛群表色难。
推于五灵少,宣示百寮观。
形夺场驹洁,光交月兔寒。
已驯瑶草别,孤立雪花团。
戴豸惭端士,抽毫跃史官。
贵臣歌咏日,皆作白麟看。
上瑞何曾乏,毛群表色难。
推于五灵少,宣示百寮观。
形夺场驹洁,光交月兔寒。
已驯瑶草别,孤立雪花团。
戴豸惭端士,抽毫跃史官。
贵臣歌咏日,皆作白麟看。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仪式,白麟的出现象征着吉祥与和平。开篇“上瑞何曾乏,毛群表色难”表明了这种奇观在历史上的罕见,难以用言语形容其珍贵。接着“推于五灵少,宣示百寮观”则是对这盛事的隆重举行和广泛传播的描述,其中“五灵”可能指的是龙、凤、麟、龟、猿等瑞兽,而“百寮”则代表了所有官员和民众。
“形夺场驹洁,光交月兔寒”这两句则描绘了白鹿的神态与环境,其中“形夺场驹洁”强调了其身姿之美,“光交月兔寒”则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连月亮都与它相映衬。
“已驯瑶草别,孤立雪花团”进一步展现了白鹿的温顺与独特,它在瑶草和雪花中显得格外突出。接下来的“戴豸惭端士,抽毫跃史官”则是对观看者心态的描绘,他们或感到自愧不如,或急于记录这奇迹。
最后,“贵臣歌咏日,皆作白麟看”表明了朝廷重臣们对于此景的赞美与注目,仿佛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观赏和欣赏这个吉祥之物。整首诗通过对白鹿及其所处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崇高、神圣与祥瑞并存的意象。
日月本同升,东西异圆缺。
此心有同然,岂必岐秦越。
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
驷马来天南,声华振穷发。
使节暇有馀,仙舟停未发。
访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
寒梅香始飞,野寺钟初歇。
挥觞互献酬,利涉忘津筏。
自惭朽钝姿,所有空皮骨。
壮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
何以副深期,欲赋情先竭。
煌煌金石篇,风雅相扬淈。
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
仍飞白兔毫,出自蛟龙窟。
贻我比琼瑶,光辉到薇蕨。
前旌已戒道,列宿还归阙。
都人咏絷驹,祖席思投辖。
宁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
申章报未成,及渴泉方掘。
诚非和氏珍,敢避荆人刖。
《答刘考功省庵》【明·陈恭尹】日月本同升,东西异圆缺。此心有同然,岂必岐秦越。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驷马来天南,声华振穷发。使节暇有馀,仙舟停未发。访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寒梅香始飞,野寺钟初歇。挥觞互献酬,利涉忘津筏。自惭朽钝姿,所有空皮骨。壮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何以副深期,欲赋情先竭。煌煌金石篇,风雅相扬淈。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仍飞白兔毫,出自蛟龙窟。贻我比琼瑶,光辉到薇蕨。前旌已戒道,列宿还归阙。都人咏絷驹,祖席思投辖。宁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申章报未成,及渴泉方掘。诚非和氏珍,敢避荆人刖。
https://shici.929r.com/shici/tcugSawNKI.html
风吹吹台树,树叶高下飞。
嗟哉两游子,远适不念归。
马蹇负橐行,鞭断持竹枝。
徬徨吹台下,据地擢素髭。
借问客游子,飘飖欲何之。
乃云适西北,又不入帝畿。
闻有燕赵士,尚义如渴饥。
虽则如渴饥,昔是而今非。
高冈多蒺藜,下室多伊威。
黄河问清水,升斗不可希。
风吹吹台树,树叶落不远。
嗟尔两游子,远行莫如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