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数蔗浆寒,别有燕支露可餐。
七日未须驰上国,千林犹自望长安。
晶丸火实鲛人抱,紫膜红绡汉使看。
勿问朱明班五瑞,解衣空切向阳丹。
越南不数蔗浆寒,别有燕支露可餐。
七日未须驰上国,千林犹自望长安。
晶丸火实鲛人抱,紫膜红绡汉使看。
勿问朱明班五瑞,解衣空切向阳丹。
这首《午日赋丹荔》是明代诗人何吾驺在端午节时所作,以荔枝为题,描绘了荔枝的色、香、味以及其象征意义。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
首句“越南不数蔗浆寒,别有燕支露可餐”,以对比的手法,将荔枝与越南的甘蔗汁相比较,强调荔枝的珍贵与独特,如同燕支(胭脂)般的露水,可以直接食用,暗示荔枝的甜美与珍贵。
接着,“七日未须驰上国,千林犹自望长安”两句,运用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表达对荔枝的期待与向往。这里“七日”可能暗指端午节的习俗,而“上国”、“长安”则借指朝廷或京城,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珍视,即使在端午节后,也依然渴望能品尝到荔枝,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晶丸火实鲛人抱,紫膜红绡汉使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形态与色泽,将荔枝比作晶莹的珍珠,内部如火焰般炽热,仿佛鲛人怀抱;外层的紫色薄膜与红色丝质般的果肉,令人联想到汉朝使者远道而来欣赏的景象,充满了异国情调与历史韵味。
最后,“勿问朱明班五瑞,解衣空切向阳丹”两句,以“朱明”象征夏日,暗示荔枝在盛夏时节的成熟与美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荔枝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夏日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五瑞”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此处或许暗喻荔枝作为珍贵之物,即便夏日炎炎,也应被妥善保存与享用,如同帝王的仪仗一样尊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颂扬。
晚岁逼豺狼,漂摇去乡土。
囊橐罄留储,釜甑恒若窳。
开畦种蔬菜,拨借荷地主。
晨兴率童稚,树艺躬伛偻。
瓠实正累离,茄花亦争吐。
鱼肉方绝交,恃此当醢脯。
悲风吹江干,浩荡十日雨。
幽泉涌阴窦,高墉坼脩堵。
苍蔓压泥沙,朱苞埋宿莽。
凄凉紫芝英,乃与朝菌腐。
数奇值时危,一饱不敢取。
天地有穷愁,每望贫家聚。
青苔满颓墙,日暮空倚柱。
有颀之英,今德在躬。禁闼清华,鼓舞皇风。
命服鞶组,宠任荐隆。先猷是经,众理贯融。
乃眷江东,临民敬忠。庭诉自简,仓储载丰。
匹马翩翩,霜月在天。勤敢谓劳?
王事系焉,三吴故墟,征赋于田。
有命转输,寄委则专。南风巨艘,平达于幽。
待哺林林,以乐代忧。国廪既充,经费是庸。
侯官南邦,不有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