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
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
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
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
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
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
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前夕,大人邀请胡孝辕、德州姚孟承等人在小馆中聚会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雅致。
首联“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描绘了聚会地点的高雅与宁静,灯笼高挂,钟声稀疏,绿藤与长袍交织,隐士与文人相对而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热烈与高朋满座的景象。席上之人,如同明月般才华横溢,四周宾客云集,犹如云雾缭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聚会的盛况。
颈联“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通过银烛的残缺与时间的流逝,暗示聚会的持续与夜晚的深沉。同时,金吾(古代负责夜间巡逻的官员)的出现,象征着时间的限制,也增添了聚会的神秘感。
尾联“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表达了诗人希望聚会能尽情畅饮,享受欢聚时光,不要因离别而忧愁。同时,邀请客人留下足迹,期待再次相聚,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期待未来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聚会的雅致与欢乐,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瑶妃鸾影逗仙云。玉成痕。麝成尘。
露冷鲛房,清泪霰珠零。
步绕罗浮归路远,楚江晚,赋宫斜,招断魂。酒醒。
梦醒。惹新恨。褪素妆,愁涴粉。翠禽夜冷。
舞香恼、何逊多情。委佩残钿,空想坠楼人。
欲挽湘裙无处觅,倩谁为,寄江南,万里春。
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
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
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凝烟水。
念远教谁寄。毫端写兴,莫把丹青拟。
墨客要卿卿,想临池、等闲梳洗。
香衣黯淡,元不涴缁尘,怜缟袂。东风里。
只恐于飞起。
珥笔曾趋殿两间,冰姿清彻照朝班。
民讴在处思廉范,谏疏何人忆贾山。
竹简翻经秋闭阁,玉棋欢客夜留关。
直须剩饮邦人寿,天上如今欲赐环。
九重诏下选贤能,又见先生启远行。
离恨暗随流水去,朔风稳送片帆轻。
休嗟此日暌违事,预发来春晋锡荣。
一去鹏程应九万,始知佳梦合金精。
竹林终日醉流霞,下客穷空祇厄茶。
更欲打门奴酪粥,何殊敛手捧姜芽。
赐金指日挥疏傅,盛馔常时设谢家。
莫为唱酬供一笑,从今便废尔殽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