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三》
《念奴娇·其三》全文
宋 / 陈三聘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水空高下,望沈沈一色,浑然苍碧。

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

玉宇琼楼,望中何处,月到天中极。

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

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

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

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

一声凄怨,倚楼谁弄长笛。

(0)
注释
水空:水天相接。
沈沈:深沉。
浑然:浑然一体。
天籁:自然的声音。
金气:秋意。
寂寂:寂静无声。
玉宇琼楼:如玉的宫殿。
天中极:天空中央最明亮处。
衣袂无力:衣衫无力飞翔。
孤篷:小舟。
狂踪迹:狂放的足迹。
蓝桥仙路:仙境之路。
窅窅:幽深。
婆娑:摇曳。
恍然:恍惚。
尊前客:酒杯前的客人。
凄怨:哀怨。
长笛:长笛声。
翻译
水天相接,望去一片深沉的青绿色,浑然一体的苍翠。
自然的声音静默无声,秋意渐浓,空气中弥漫着寒露的气息。
如玉的宫殿,从远处望去,月光升至天空中央最明亮的地方。
乘风而行,无需担忧衣衫无力飞翔。
今夜我独自漂泊在小舟上,无人应和我的短歌,只能自我嘲笑我的狂放足迹。
近在咫尺的蓝桥仙境却遥不可及,幽深的云英消息难以寻觅。
稀疏的光影摇曳,恍惚间感到人生的无常,我在酒杯前做客。
一声哀怨的笛声,倚在楼上,是谁在吹奏?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三》由陈三聘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冷的画面。开篇“水空高下,望沈沈一色,浑然苍碧”写出了天空与水面的广阔无垠,颜色深沉而宁静,犹如一幅水墨画卷。接着,“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只有露水轻落,秋意渐浓。

“玉宇琼楼,望中何处,月到天中极”描绘了月光洒满天际的景象,仿佛能抵达宇宙的尽头,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随后,“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表达了词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也流露出一种超然心境。

进入下片,词人的情感转向孤独,“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寂,无人理解或共鸣。接下来,“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蓝桥,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遥远距离,以及对远方仙踪的遥想。

“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描绘了词人在酒宴中的孤独身影,虽然身处热闹之中,却感到自己像是一个过客。最后,“一声凄怨,倚楼谁弄长笛”以悠扬的笛声收尾,传达出词人心中的哀怨与无奈,以及对知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秋夜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三聘
朝代:宋

陈三聘,宋代诗词家。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梦弼(或写作“㢸”),南宋吴郡(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无考。工词,有《和石湖词》一卷,入选《强村丛书》传于世。
猜你喜欢

焦山

焦山寺里白云堆,百尺危楼百尺台。

持咒圣僧漂海去,寻诗閒客渡江来。

雷轰古树蜈公出,日转虚檐燕子回。

案上楞严都好在,昆明又见有新灰。

(0)

张平章席上

两鬓萧萧不耐秋,兴来今日谒公侯。

舞馀燕玉锦缠头,又著红靴踢绣毬。

(0)

鲁港

博徒无计解其纷,夜半鸣钲溃万军。

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

周褒媚己终亡国,孟德欺孤忍负君。

大木已颠天柱折,钱塘江上雁成群。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二十八

官军两岸护龙舟,麦饭鱼羹进不休。

宫女垂头空作恶,暗抛珠泪落船头。

(0)

戎州·其一

豪士家园为我开,树头树底锦堆堆。

书生大嚼真快意,不枉戎州走一回。

(0)

练江亭

寒光万顷淡高秋,粉壁朱栏净客愁。

晚月萧萧闻落叶,晴天历历数飞鸥。

烟横绝岛疏难捲,月在平波莹不流。

怀抱未忘知有处,且吟风笛醉沧洲。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