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空高下,望沈沈一色,浑然苍碧。
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
玉宇琼楼,望中何处,月到天中极。
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
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
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
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
一声凄怨,倚楼谁弄长笛。
水空高下,望沈沈一色,浑然苍碧。
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
玉宇琼楼,望中何处,月到天中极。
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
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
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
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
一声凄怨,倚楼谁弄长笛。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三》由陈三聘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冷的画面。开篇“水空高下,望沈沈一色,浑然苍碧”写出了天空与水面的广阔无垠,颜色深沉而宁静,犹如一幅水墨画卷。接着,“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只有露水轻落,秋意渐浓。
“玉宇琼楼,望中何处,月到天中极”描绘了月光洒满天际的景象,仿佛能抵达宇宙的尽头,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随后,“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表达了词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也流露出一种超然心境。
进入下片,词人的情感转向孤独,“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寂,无人理解或共鸣。接下来,“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蓝桥,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遥远距离,以及对远方仙踪的遥想。
“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描绘了词人在酒宴中的孤独身影,虽然身处热闹之中,却感到自己像是一个过客。最后,“一声凄怨,倚楼谁弄长笛”以悠扬的笛声收尾,传达出词人心中的哀怨与无奈,以及对知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秋夜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