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嶂飞甍合,青林画栱高。
晴天引苍翠,凉月见纤毫。
木榻飘金磬,春壶净玉醪。
东山有支遁,临眺使心劳。
碧嶂飞甍合,青林画栱高。
晴天引苍翠,凉月见纤毫。
木榻飘金磬,春壶净玉醪。
东山有支遁,临眺使心劳。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空翠楼为东山湛上人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首句“碧嶂飞甍合”,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翠绿山峰与楼阁相接的景象,暗示了空翠楼的地理位置之高,仿佛与山峰融为一体。次句“青林画栱高”进一步强调了楼阁的精致和周围环境的生机盎然。
“晴天引苍翠”写出了晴朗天气下,楼阁映衬着蓝天翠色,显得更加鲜明,仿佛引领着人们的视线向远方延伸。“凉月见纤毫”则转而描绘夜晚,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清晰地照见室内的细节,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木榻飘金磬”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木制的床榻仿佛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能听到远处寺庙中传来的金属磬声,增添了禅意。“春壶净玉醪”则暗示了主人品茗的雅致,酒壶晶莹如玉,酒液醇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最后两句“东山有支遁,临眺使心劳”,点明了空翠楼位于东山,而湛上人或许在此处远眺,引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触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结尾,展现了空翠楼的意境之美,以及诗人对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的敬仰之情。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