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ūnshēnlǎoqiúmiàotíngshī
sòng / shì

lántíngjiǎnzhǐzhāolíngshìjiānyóulóngténg

yángōngbiànchūxīnjīnqiūyīng

jiāxiùjuéwàichūzhōngcángléng

shānchuándiǎnxíngzàiqiānzǎiliúyángbīng

língpíngshūguìshòuyìngwèigōngpíng

duǎnchángféiyǒutàihuánfēiyànshuígǎnzēng

xīngtàishǒuzhēnhǎogòumǎiduànquēhuījiānzēng

guīdiēzuòchīyǐnkōngzhāizhòujìngwéndēngdēng

zōngsànchūzǒuyuèshèngshìchuánshuōkuāyǒupéng

shūláishīyàoxiěwèiwěishūténg

hòuláishìjīnyóushìguòyǎnbǎishìfēngdēng

niánliúlángjiānháidàotóngshìyīng

注释
兰亭:指东晋大书家王羲之《兰亭集序》写本。
茧纸,为蚕茧做成、晋代习用的一种纸。
昭陵,唐太宗陵墓。
世间遗迹:指王羲之的书法遗迹,如《兰亭集序》拓本。
唐太宗曾以兰亭拓本分赐贵族、近臣。
颜公:颜真卿,唐代大书家。
变法:谓变更书法。
颜善正、草书,笔力雄浑沉着,为世所宝,称“颜体”。
细筋入骨:谓颜公书法笔力雄健。
徐家父子:唐代大书家徐峤之、徐浩父子,浩名尤著。
藏棱:此谓笔势朴劲而不露锋芒。
峄山,即邹山,在山东邹城市东南。
又名邹峄山、邾峄山。
典刑:即“典型”。
刑,通“型”。
阳冰:唐代大书家李阳冰,善小篆,其书专学秦石刻字体。
杜陵:杜甫自称“杜陵野老”。
玉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体态丰腴。
飞燕:汉成帝皇后,体纤瘦。
吴兴太守:吴兴,即湖州。
这时孙觉守湖州,所以这样的称呼。
断缺:指断碑残石。
缣缯:丝帛之类,此处借指钱财。
龟趺:龟形的碑座。
螭:传说中无角的龙。
古代常雕刻其形以为装饰。
登登:指拓碑的声音。
“奇踪”句:谓孙觉以拓片遍赠友人。
栗尾:笔名,以鼬鼠毛所制成的笔,即所谓“狼毫”。
溪藤:纸名,以剡溪所产古藤制造而成,称剡纸或剡藤。
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所作两首玄都观诗均自称刘郎。
贺监,唐诗人贺知章曾任秘书监,也称贺监。
服膺,牢记胸中,衷心信服。
翻译
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
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杜甫评论书法特别看重瘦硬,这样的观点我不能够听凭。
书法无论短长肥瘦各有姿态,玉环肥飞燕瘦能说哪个不美丽绝伦!
湖州太守真是好古博雅,不惜花费金钱求购断石残碑刻文。
亭中有龟形碑座,壁上镶嵌着螭龙雕刻,白昼静书斋空,只听拓碑声响登登。
你把奇妙的拓片赠给友人走遍吴越,风雅事在朋友间夸奖谈论。
写信来求诗要我亲自书写,于是我手执狼毫写在了名纸剡藤。
后来人看待今天正像今人回顾往昔,过眼的百世光景不过是风中之灯。
将来人们也会像当年的刘郎怀念贺监,遗憾没和我们坐在同时好表示内心崇敬。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书法鉴赏诗,通过对兰亭刻石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专业知识。

诗中“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一句,通过对兰亭(王羲之在此地举行《兰亭序》的故事)刻石的描写,表达了对书法艺术传承的崇敬之情。接着,“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赞美了颜真卿在书法上的创新与技艺,将其笔力比喻为猎鹰捕捉,既强调了颜真卿书风的刚劲,又形象地传达了其笔力之深刻。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则表彰了徐熙、徐铉父子的书法成就,他们家族在书法上的杰出贡献和独特风格。此后,“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一句,不仅肯定了古代书法家作品的传承,更强调了这些艺术遗产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评价的个人见解,认为瘦硬是一种难得的美感,不轻易附和他人的观点。而“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则从审美角度出发,强调每一种笔力都有其独特之处,没有绝对的优劣。

随后,“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一句,讲述了一个太守对于书法艺术的喜爱与支持,他不惜重金收购残缺的古代名作。此后的“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书房景象,传达了作者对于书法创作环境的向往。

接下来,“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誇友朋”一句,通过对古代书法家逸事的传述,表达了对他们艺术成就的赞美。而“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则是作者对于书法与文学结合的期待,希望能有更多作品诞生。

最后,“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世如风灯”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永恒价值的认识,而“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则是对古人艺术成就的怀念与敬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书画知识和鉴赏能力,更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过通州

行秋过潞水,散闷指盘山。

晓露兰陔外,香风禾陇间。

野情偏入画,云影恰宜閒。

夹路西成景,因之一解颜。

(0)

项圣谟松涛散仙图即用自题原韵八首·其八

山色因心远,泉声入目凉。

萧斋背嘉树,素馆倚崇冈。

结搆无遗憾,筌蹄想并忘。

延平合招隐,共入石渠藏。

(0)

日影

四序有代谢,七政无停止。

都来一消息,终古理如此。

短至未弥月,长景已旋晷。

数日阴云作,喜晴聊徙倚。

金乌渐南征,花影忽北徙。

声变蜩成蝉,色夺朱为紫。

年年纵一例,今昔终殊轨。

亶矣不俄延,所学嗟何似。

(0)

元旦试笔·其二

青陆韶光际泰升,庥和积渐被黎蒸。

敢誇玉帛陈王会,饶有忧勤与日增。

宝鸭夕熏燃苑柏,华枌春胜剪宫绫。

对时志切三才奠,抚序心殷六位乘。

(0)

恭和皇祖圣祖仁皇帝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八天宇咸畅

琪树琼田封陟居,元君驻驾玩清虚。

旋促鹤御返瑶池,别离初,神仙侣,曾诉幽情立烟屿。

(0)

功德寺观三官感怀二首·其一

丹梯翠壁郁烟霄,宣帝行宫锁泬㵳。

牧马池荒残白草,钓鱼台古长青苕。

宸游梦到华胥上,仙仗巡非汾水遥。

晓向危楼瞻气象,云端佳色护岧峣。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