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宜春台》
《登宜春台》全文
宋 / 汤莘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草径无边绿,江空见底清。

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

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chūntái
sòng / tāngshēnsǒu

cǎojìngbiān绿jiāngkōngjiànqīng

yáofēnghéngwǎnféngqiūshēng

shèyúnyuǎnxiāngxīnyànmíng

pínggāochǔzhànghánqíng

翻译
草地小路延伸到无边的绿色中,江水清澈见底。
远处的山峰在傍晚时分染上一层晚霞,古老的树木发出秋天特有的声音。
我身处的旅馆孤独如浮云,只有孤雁一声呼唤触动乡愁。
我站在高处,遥寄情思给吴楚之地,手扶拐杖,心中满是深情。
注释
草径:草地小路。
无边绿:延伸到无尽的绿色。
江空:江面开阔。
见底清:清澈见底。
遥峰:远处的山峰。
横晚色:被傍晚的色彩横染。
古木:古老的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
客舍:旅馆。
孤云:孤独的云彩。
乡心:思乡之情。
一雁鸣:一只孤雁鸣叫。
凭高:站在高处。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倚杖:手扶拐杖。
独含情:独自怀有深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草径无边绿,江空见底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赞美,绿意盎然的草径似乎没有尽头,而江水清澈见底,展示了一种宁静与纯净。

接着"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山峰和古老的树木。山峰在傍晚时分横亘于天际,显得壮丽而沉静;古木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诗人通过对远方孤独浮动的云和归鸟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孤云"与"一雁"都是诗人乡愁的象征。

最后两句"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对吴楚地区的思念。"倚杖"通常指的是倚靠手杖,这里的"独含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传递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汤莘叟
朝代:宋

汀州宁化人,字起莘。少好吟咏。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官终饶州推官。
猜你喜欢

送李学士南归次韵·其三

史局编摩每共餐,六年相聚别何难。

萍蓬宦迹原无海,金石交论故有坛。

话屡摘书评往事,醉犹抚掌罄馀欢。

相留莫讶过深夜,漏滴铜龙正未乾。

(0)

倚楼

愁倚溪楼望,还因见月明。

月明如有约,偏照别离情。

(0)

寄康侍御

驱驰谪宦走江皋,镜里流光有二毛。

才薄敢思宣室召,官闲空愧华州曹。

交游满眼谁倾盖,懒惰何心自解嘲。

回首不堪吟望处,钟陵山色倚云高。

(0)

闲居漫兴·其四

一榻清于洗,翛然思不群。

紫苔行处满,黄鸟坐来闻。

琴奏梅间月,棋敲石上云。

蒲塘新水暖,花落覆轻纹。

(0)

感寓·其十四

采采芙蓉花,江长浩烟雾。

绻彼同心人,方舟不成渡。

归来坐前轩,月白澹清露。

永怀弗能谖,鸣珰渺何处。

(0)

结袜子

大梁公子信陵君,贵介岂比诸侯卿。

平生折节能下士,夷门屠市俱成名。

信陵一去今千载,开閤平津竟虚待。

士风愈下俗愈偷,望履呈身何足怪。

笼络纷纷难具陈,私恩桃李满门春。

周公吐哺不可见,吁嗟结袜今何人。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