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全文
唐 / 陈子昂   形式: 古风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崙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0)
注释
吾观:我观察。
变化:变化。
乃知:才明白。
至阳精:极阳的力量。
石林:石林。
冥密:深邃而密集。
幽洞:幽深的洞穴。
无留行:无人能穿越。
古之:古人。
仙道:仙道。
元化:自然法则。
并:同行。
玄感:玄妙的感受。
象识:形象认知。
沈冥:深远的神秘世界。
世人:世人。
拘目见:受限于眼前。
酣酒:沉溺于饮酒。
丹经:修炼仙道的经文。
昆崙:昆仑山。
瑶树:美玉般的神树。
英:精华。
翻译
我观察龙的变化,才明白极阳的力量。
石林深邃而密集,幽深的洞穴无人能穿越。
古人修成仙道,确实与自然法则同行。
玄妙的感受超乎形象认知,谁能揣摩那深远的神秘世界。
世人受限于眼前,沉溺于饮酒,嘲笑修炼仙道的经文。
昆仑山上有美玉般的神树,怎能不去采摘它的精华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表明诗人通过观察龙的变化来理解到达最高境界的精华。"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则是形容仙境的神秘与深邃,没有人迹可循。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得道成仙者信任,他们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则是说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不是一般的认知可以触及的,它深不可测。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批判了世人视野狭窄,只沉迷于眼前的享乐,对道家经典不屑一顾。最后两句"昆崙有瑶树,安得采其英"则是诗人对仙境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希望能够得到那些难以企及的珍贵之物。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与精神世界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朝代:唐   字:伯玉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生辰:公元661~公元702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猜你喜欢

无题三首·其三

卧病十四五,秋来身自轻。

已拚不籍在,宁复可怜生。

每笑隐者传,尚存身后名。

灌园聊日力,分药且交情。

(0)

太硕人臧氏挽章二首·其二

帝恩三沐寿亲筵,更数何人福庆全。

纸眩鸾回馀旧诰,地占牛卧忽新阡。

阴功不倚长年药,补处仍开上品莲。

欲纪哀荣付丰石,诸儒当有笔如椽。

(0)

七夕

龙旌凤扇一相迎,知费青禽几寄声。

天上经年才旧约,人间转盼便深更。

凉河只向樽前落,微月偏来酒面明。

后夜玉琴弹别鹤,独应乾鹊梦魂惊。

(0)

赠净慈主人五首·其四

寺前寺后花如锦,相见游人拨不开。

好把春光供一笑,从渠尘袜涴苍苔。

(0)

题椿桂堂四首·其二

灵椿移植自仙宫,丹桂年年不办供。

材荐明堂皆巨栋,君家培殖富阴功。

(0)

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韵·其一

不须劝醉翠眉长,莫问何时腰下黄。

剩喜相逢各强健,免教闻笛赋山阳。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